002 启蒙读物(2 / 3)

九零致富日常 番茄菜菜 5376 字 11个月前

,“咋了”

“你过会儿多倒点蒜,我想吃辣乎的。”

酸儿辣女,陈建东听到这话笑了起来,“好嘞,你先去屋里歇会儿。”

罗梅看着喜滋滋去忙活的人,她眼眶有点酸。

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爹娘疼她,当初给她找对象,也是挑选了好些家这才定下陈建东。

觉得陈建东他爹是工人,上面俩姐姐都结婚成家,还有俩兄弟也都跟着他们爹在上班的城市定居,不在老家。

小两口子过日子,就算不多红火,起码没人瞎掺和。

愿景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格外残酷。

陈俏出生后,陈建东的爷爷奶奶都上了年纪,开始轮流在儿子家养老。

陈建东他爹在外地上班,责任就落在了他这个长子身上。

虽然有姑姐帮扶,但家里有将近八十岁的老人,又有俩孩子。

陈建东跟她被栓死在这个家里。

家庭琐事最容易激发矛盾,两口子关系也越发恶劣。

陈建东的爷爷是个讲理的,但没钱也是有心无力,活着的时候还能管一下孙子安抚罗梅,等到老爷子去世后,家庭矛盾已经没办法再化解。

当年罗梅相中的那个勤快男人变得陌生起来,红火日子没有,吵架、打架倒是隔三差五。

罗梅叹了口气,这么一想她上辈子过得可真是稀里糊涂。

这辈子,可不能这样了。

收拾着针线箩筐,罗梅脑子也冷静下来

她做点什么好呢

陈建东觉得他媳妇今天不对劲,吃饭的时候都心不在焉的,那没捣碎的蒜瓣直接往嘴里送,不嫌辣啊。

“阿梅,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没事。”罗梅想来想去,觉得这事还得落在陈建东身上,“你明天就去河堤上干活吧。”

趁着男人还没跟她闹掰,让他多挣点钱,这样也有点本钱不是

家里头所有积蓄加起来不超过一百三十块,再这么下去日子压根没法过。

陈建东越发觉得不对劲,“你傻了过两天就得掰玉米,你们厂又不放假,我去河堤上干活,咱家的玉米咋办”

他们家可还有六亩玉米地呢。

总不能这都要收玉米了,地里的活反倒是不管不问了吧

罗梅有十多年没做农活,都忘了这回事,“地里的活再说,趁着国庆节,这会儿河堤上给的工资高,你先把这个钱挣回来再说。”

钱。

陈建东明白了,罗梅他们那个羊毛衫厂出事了

前些天他就听二姐提了句,说羊毛衫厂的货出不去,工厂可能要裁员。

裁员肯定先裁掉那些临时工啊。

罗梅就是这临时工中的一员。

她这一下岗,家里头的经济可不是越发的紧张

难怪今天神神叨叨的。

“那行,我明天就去,你别慌,地里的活我回头想法子就行了。”

罗梅点头,好歹陈建东现在还听她的话。

这算是个好的开局。

下午的时候罗梅喊着陈建东进行大扫除,一番折腾下来发现家里头竟然连本像样的书都没有,她又想起了俏俏。

俏俏按揭的是一套小三居,小小的书房里靠墙三个大书柜,满满都是书。

那孩子从小就喜欢看书,捡着她哥的课本看。

可家里,却没有一点文化氛围。

“陈建东。”

正在打扫院子的男人连忙放下大扫帚,“怎么了”

“咱家怎么一本书都没有陈彦鹏都三岁了,该认字了。”

乡下孩子入学晚,上小学之前送到村小的幼儿园待上半年,这也算是读了学前班,能去念小学了。

三岁的陈彦鹏认字

陈建东挠了挠头,“咱家没书,不过后院爷爷那里有一箱子书,要不我去拿几本过来”

老爷子好像是从这个冬天开始轮流住在儿孙家,一开始是一家三个月,后来是一个月,再后来住在他们家不走了

不养老人是不孝顺,但给好吃好喝是奉养,喝刷锅水也是奉养。

老人心里那杆秤清楚着呢。

“把你那盒烟给爷爷带着。”

陈建东这会儿还没变成大烟鬼,说话的时候没那一口大黄牙。

也十分好说话。

“我本来就是打算留着给他老人家的,那行我去找书。”

罗梅又反悔了,“你也挑不出好书来。”

陈建东小学毕业没再念书,在家当劳力。罗梅好歹比他强一些,虽然都是小学学历,但她读到初三,还会念英语字母单词呢。

不像陈建东,拼音都认不全。

男人把儿子抱到自己脖子上骑大马,兜里揣着自己干活时发的几盒烟,跟媳妇并肩往老院去。

老院子宽敞,中间一道矮矮的围墙把院子一分为二,西院是陈建东爹娘住,东院那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