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了易数家居时尚屋,李羽新就广御轩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展开了广泛的社会征询意见。民意调查显示培训课太少,传统技法无法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摆在李羽新面前的难题就是如何吸引他们,让他们爱上中国文化。
鉴于此,他找到了欧德海,想听听他的意见。
“你不是有绝招吗要不耍耍”欧德海听后信口言之。
“我有什么绝招我画画你又不是没见过”李羽新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技艺当成绝招。
欧德海在空中比划了一阵,随后像模像样的吹了一口。李羽新瞬间明白,他这是在模仿自己大奖赛上的场景。
“怎么样这个也不算绝招”欧德海笑着瞥他一眼。
“这算什么绝招,顶多只是一点小技巧而已。”李羽新当即否认了他的看法。
“那怎么办还有更神奇的方法吗”
“或许有吧。”
“怎么找”
“举办一次大奖赛如何”
“你是说书画大奖赛”
“嗯。”
“好啊。要发广告吗”
“先与相关部门联系,这点你比我熟,然后以广御轩的名义举办这次书画大赛。”
“你确定我比你熟”
“勿容置疑。”
“那行,我去办。”
时隔几日,关于广御轩举办书画大赛的消息不胫而走,最吸引眼球的就是不限门派、不限风格,大众评选。比赛分书法类和国画类两项,分数最高者为本次大赛的冠军,各奖人民币五万元。优胜者各十名,每名奖金三千元。
下河街的出租屋里,金毛放下手中的广播电视报,兴冲冲地走到张紫燕的身边说“这奖金还算可以呀。要不我也去试试”
“试什么”张紫燕好奇地望着他。
“书画大赛呀。”金毛一指刚刚放下的报纸说道。
“你去你会书法”张紫燕瞅他一眼。
“不会。”金毛摇摇头。
“你会国画”张紫燕又问。
“这个画像算不算国画”金毛提了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
“这个我说了不算。”
“那谁说了算”
“里欧散人呀。”
“要不你去问问”
“你想赚钱呀”
“为什么不赚”
“那我明天问问他俩。”
“行,我等你回话。”
“看来我们的金毛长大了。”
“呵呵,那是必须的。”
金毛一把搂住张紫燕鬓须相加的一番温存。
第二天一早,张紫燕在广御轩找到了欧德海就金毛的事展开了咨询。
欧德海也极有兴趣的告诉她,炭笔画不是国画的范畴,准确的说应该是西洋画,之所以称为国画因为作画的工具是毛笔,毛笔也称之为国笔,中国人用的笔。
听过欧德海的解释之后,张紫燕若有所悟的继续问道“那国画有画人像的吗”
“有啊,唐代仕女图,南唐的韩熙载夜宴图,清代的二老图,还有风尘三侠图等等都是人像。”欧德海兴致勃勃的说道。
“原来有这么多啊。”张紫燕感慨的说。
“怎么你有朋友准备参加”
“我帮他问问。”
“想参加也不是没有办法,换成毛笔就行。”
听欧德海说的这般简单,张紫燕好像看到了希望,忙对欧德海一阵道谢,随即把信息告诉给了金毛。
金毛大喜,立马准备纸笔开始练习。看似简单的练笔竟让金毛练废了几十张宣纸。
张紫燕去到他的小屋,惊怔得说不出话来。
“怎么纸都破了”
金毛挠挠头瞧着案台上一张张被墨汁点破的宣纸,不好意思的傻笑两声“嘿嘿,技术不好。”
张紫燕安慰两句,她明白金毛还没有掌握在宣纸上的用笔力度,他得慢慢找感觉。毕竟炭笔画和国画的运笔有所不同,炭笔画以各种线条打底,再勾勒轮廓而成形。国画则不一样,先有轮廓后配几根简单的线条,用墨汁的浓度熏染意境。
一个是往复奔走的线条,一个是主次分明的墨迹;一个刚,一个柔;一个慢,一个快,两者的风格迥然不同。这就是金毛为什么会点破宣纸的原因,因为他还脱离不了碳笔画的阴影。
经过无数次笔墨砚纸的试水,金毛慢慢的掌握了国画的运笔力度,对此他总结了四个字轻快狠准
有了这四个字的助力,金毛用起笔来也算是有模有样。突破了形的束缚,金毛手中的那支笔不再是重如泰山,它变得和鹅毛一样轻盈,方寸之间,犹如龙蛇游走。
见着金毛一天天的进步,张紫燕由心欢喜,她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火光,一道充满希望的曙光
金毛时刻惦记着比赛的奖金,他真的希望能获得大家的认可,他不再是一个失败的混混儿。
张紫燕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