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为华夏输血(1 / 2)

在老李家混吃混喝好几天赵刚和杨鸿儒才告辞离开。独立团已经调回帝都驻守,以前的老部下现在几乎都提了一两级尤其是张大彪,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师长了

老同志邢志国现在是和张大彪搭伙的政委,以后也是前程似锦。只要这一次独立团不登岛,几乎不会有团灭的风险而且这一次的今门之战有了杨鸿儒的掺和之后也变得大不同。

原历史线中的今门登陆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包括独立团在内的三个团全部覆灭在其上。主要原因就是后续力量没有跟上,但是杨鸿儒这一次可是带着船来的现在解放君海面舰艇力量不比果军差至少不会再出现运兵船被打搁浅这种情况。

不过杨鸿儒分析了一下情况今门岛被攻下来不是问题,但是想顺手拿下弯弯却是不可能的。米帝在这种时候不能不插手,如果太平洋舰队往弯弯海峡一摆,杨鸿儒的舰队也没辙。

现在米帝的大佬地位还是不可撼动的,光靠杨鸿儒那小小的根据地肯定是撕吧不过米帝的。为啥杨鸿儒非要把李云龙往南岛折腾南岛距离苏门答腊特别近,到时候李云龙控制的舰队就可以和杨鸿儒的根据地守望相助了。

杨鸿儒和赵刚又看望了几位老首长之后便启程离开了华夏。他俩都是有基业的人,能忙里偷闲大半个月已经是最大宽容了。

他敢保证此时根据地有一大堆事情等待着他处理。真以为大佬是那么好当的大佬的辛苦你不懂

随着时间的发展,杨鸿儒的根据地越来越大。从西北苏门答腊开始不断向外扩张。不到五年时间,整个苏门答腊岛就只剩下了杨鸿儒的声音。

如果他想的话,他完全可以宣布建国。不过这时候建国有点太招摇。杨鸿儒如果只是个地方割据势力的话,各方大佬还不会太注意到他,但是他想行使主权国家的权利那来自世界警察的正义之拳会分分钟告诉你谁才是大哥

所以为了继续低调发展,杨鸿儒和赵刚还是继续低调发展。经过十年的励精图治,苏门答腊岛的工业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的水平。至于军事方面,自保有余,进攻不足。

毕竟苏门答腊岛的人口满打满算也就两千多万,这个数字还不如日后帝都一个城市呢不过苏门答腊岛它大啊这个岛屿是世界第六大岛屿,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整个hj省的大小

大家看地图的时候往往会存在一些失真,赤道位置的地图会比它真正的面积要小一些。苏门答腊岛在地图上看起来绝对没有黑龙江大,但是实际上两者面积相差无几。

再说一个数字你就能知道苏门答腊岛有多大了小本子的领土四个岛加在一块才37万平方公里杨鸿儒实际控制的领土相当于一点三个霓虹国

得益于苏门答腊的独特位置,它的运输特别发达不管是自贸还是外貌都非常赚钱。杨鸿儒这个破岛的生产总值在1960年的时候远远超了华夏那么大一个国家的1470亿元。

“鸿儒你的预言成真了华夏遭遇了自1942年以来最大的困难”赵刚面色严肃地说道。

杨鸿儒轻松地把一沓子报表交给赵刚“这是咱们的存粮,不仅在苏门答腊咱们在澳陆、巴西等地的生产基地的收获都很不错。你去联系华夏方面吧,咱们该伸援助之手了。”

赵刚点点头“我有时候真的怀疑你是不是真的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这个词是叫穿越吧现在这种题材的小说非常火有很多小说家都说你是穿越者呢而且写出来的东西有模有样的”

“你说是就是吧不过咱这个穿越者对华夏是有贡献的也就是现在局势比较复杂,要不然咱好歹也能自称一声华夏荣誉上将是吧”杨鸿儒笑呵呵地说道。

五五年授衔的时候,李云龙以南海舰队司令的身份被授予海军上将的军衔。这个职位比他的老战友丁伟和孔捷高了足足一级丁伟和孔捷也比原来省了一等,被授予中将职位。

这主要得益于杨鸿儒的支援和帮助,李云龙、丁伟和孔捷之所以被授予少将军衔是因为他们都犯过错误。他们本身的资历和军功正好卡在少将和中将之间,有人使把劲儿他们就能往上走走。

这一回有杨鸿儒送补给,丁伟并没有在东北烧酒出去卖,也没有了犯错误这回事儿。孔捷也因为杨鸿儒赞助的装备而屡立战功。

其实原则上,杨鸿儒这种身份是不可以被授予军衔的。不过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我方高层不得不开会讨论研究如何奖励或者说回报他。

杨鸿儒也是为抗战出过力的,他的获得的军功章和表彰书比李云龙都多而且杨鸿儒从来不惹事儿他自己写书赚来的稿费都用来补贴八路军这种好同志简直应该写进教材里

抗战结束之后这小子更是小母牛坐喀秋莎,牛逼上天了自己拉着独立团前政委赵刚在海外打下一块根据地,同时一边发展一边给国内输血。说实在的,没有杨鸿儒的话,和果军的战争也会胜利,但是绝对不会胜利的如此轻易。

就那李云龙团来说,中原突围的时候他们一亮家伙直接把果军打蒙了。枪炮啥都有,一言不合就是炮火支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