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一三 御试玄机(2 / 3)

任的主考官,而帝国六年则是副相马东来担任,而今年御试大考恰逢明年的内阁换届,谁担任主考官,就意味着明年换届可以留任,显然,首相李海是没有机会了,而一直谋求留任且以首相之位为目标的副相马东来则对这一要职望眼欲穿。

“你的意思呢”李明勋问道。

李君华道“这几年教育这一部分都是副相负责的,上一届也是副相担任的主考,但儿臣觉得,何文瑞何长官更为合适,当年帝国第一次科举新试,就是何长官在福建首创的,而今其执掌中廷,位列阁员,定会留任。”

李明勋叹息道“又是内阁换届的风波,是不是现在每一件事都和这件事有关”

李君华微微一笑,知道皇帝不耐烦,没有再说话,马东来和何文瑞是下一届内阁首相的最大热门人选,而御试大考所产生的都是京部官员,成为这些人的老师,对于日后执掌内阁极为重要。

“你倒是逍遥自在,一个英王旧党,一个英王旧部,选哪个都显的你大度。”李明勋不悦说道。

“请父皇定夺。”李君华俯首听讯。

李明勋想了想,烦闷的甩甩手,说道“算了,不选了,这样吧,你这个太子主考,副相当副主考,让文瑞当个监考官,你们三个都参与吧。这个主考官你愿意干吗”

“皇命所令,儿臣不敢不从。”李君华俯首说道。

李明勋走到书桌前,找到了一张表

格,递给了太子,说道“你既然愿意干,就好好干,前两届御试大考都是在南京举办,出了成绩到京城钦点的,具体的选拔都是下面人操办的,原本没觉得有问题,但现在看来问题很大,这一次你既然担当主考,就是涤清弊困,开创一派新气象。”

李君华接过那表格发现是安全局的,上面用数据统计了两次御试大考的情况,可为触目惊心,在第一次御试大考中,勋贵子弟、省部高官和国、省议员子弟为代表的权贵子弟,占据了中试人员的百分之四十五,而到了第二次御试大考,比例已经高达百分之七十七。

而第一次御试大考中试人员为官之后,贪污、渎职、作风等犯罪被查的比例是百分之十二,而第二次御试大考仅仅过去三年,已经有百分之二十一的中试人员锒铛入狱,显然,御试大考的选拔水准越来越低,而且越来越不公平,李君华看到这些,更觉得肩上担子重。

夜幕降临,申京诚王府的临水露台上,李君威看着烟波浩渺的玄机湖,不住的发出赞叹“哇,君弘哥,你这王府弄的也太诗情画意了吧,我那府邸和你的一笔,感觉就像暴发户一样。”

“怎么样,要不要换一换”林君弘笑着问道。

李君威摇摇头“不换,不换,反正过两年我才入住,这两年我就挨家挨户的去看,采百家之长,总会弄的比你还好的。”

廊檐下的铁马叮叮作响,那是有客来到的传讯,不多时,裴元器走了过来,林君弘道“元器,你来晚了,该罚酒三杯才是。”

裴元器是个老酒虫,自然不在乎,连饮用三杯之后,说道“诚王爷,我是帮太子办正事去了。”

一直未曾言语的李君华抬头问“我哪里让你办什么正事”

裴元器笑了笑“就是您今早从御书房拿来那份表格,上面的玄机,我八成是勘破了。”

李君华正为这件事发愁,那表格已经说明,御试大考有弊端,正迅速向权贵阶层靠拢,失去了公平,可这是怎么操作的呢

“都退下吧,没有命令别来打搅。”林君弘命周围无关人等退下。

裴元器这才说道“太子爷,我说的都是听说的,可没真凭实据。”

“但说无妨。”李君华道。

裴元器低声道“有人贩卖考题,操纵御试”

“不会,每次御试大考,考题都有超过十套,全都印刷出来,待考试前一天,才由父皇钦点,考题如何会泄露,再者还有考官答对和御前奏对,还要考量学子的声望风评,哪里寻常人能操纵的呢”李君华想了想,摇头不认可。

“太子爷,虽然考题考前才确定,但御前大考笔试一共四卷,第一卷无法操控,若有后三卷的答案依旧能保证成绩名列前茅呀,考官答对算什么,只要主考官表露满意欣赏,其余人自然会高看一眼,而御前奏对虽然无法控制,但只影响排名并不影响成败,至于声望风评,左不过是造势罢了。”裴元器解释说。

李君华问

“你是知道了什么吗”

“不瞒太子,我舅家表兄今年应试,有人找上门来,说只需五万两就能顺利通过御试大考”裴元器老实说道。

“那就让你表兄答应,我们顺藤摸瓜”林君弘倒是安全局老传统,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

裴元器道“不成,那人很快就断绝联络了。”

“为什么”李君威倒是有兴趣了。

裴元器说道“那人拿出了一份考题,是帝国三年御试大考没有使用的一份,让我表兄当面答题,但成绩惨淡,那人就不告而别。”

李君华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