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曾思考过,这门亲事是否可能是谁在暗中推波助澜,但不得要领,因为有嫌疑以及可以当真做到的人太多,比如老师卢植、比如不知为何十分看好他的仙人左慈,以及行事奇特而且似乎毫无目的的“林好菩萨”她那次弄开了满园的桃花,惹得观礼百姓大半把他们三兄弟当成什么星宿转世开始跪拜,折腾了好久才平息下去。
另外,这良乡县与刘备所领j县一样,隶属于被周边诸郡保护良好的广阳郡,不会有任何贼寇边患,世家势力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近百年都不曾有灾害发生,两地长官被当地百姓笑称为“安乐椅县令”,意即他们什么也不用做,等着升官就可以了。
对此,很明显是他沾了同为刘姓,与公孙瓒交好,又和张飞结拜的光,刘凌和张飞之间虽然最终没成,但想必那位刺史大人已经把他当做女婿很久了。
至于他作为汉室宗亲,严格算起来是刘虞侄子辈这件事反而没那么重要老刘家的子弟实在太多了。
然而,刘备却不愿做什么“安乐椅县令”,这个称谓虽然意味着治下有着合理的法度和顺畅的财货循环,百姓不须官吏引导就能完成大部分工作,但同时也代表着没有任何进步,十年前打铁种地,十年后依然如故。
虽然此时有“无双”现世,强大如王越那般一人可镇一州,但普通百姓在没有“无双武将”保护的时候又当如何
假设,那些一直无法领悟“无双”的异族,有朝一日获得了与“无双”相似的力量,不再把“无双武将”放在眼里,趁中原自己乱起来的时候入侵劫掠,又该如何应对指望神佛保佑吗
即使那位“菩萨”有心庇佑,但单凭她自己又如何拯救天下万民
百姓“想要”平稳的生活,这没有问题,但他们真正“需要”的,却是足以保护那份生活的“力量”,为此,刘备在j县以及良乡县进行了一些试探性的改变,,比如鼓励发展技术、锻炼战阵等,但时日尚短,还看不出什么效果。
刘备收回思绪,看了看逐渐西斜的太阳,把迎客的任务转交给仆人,毕竟,重要的客人,比如公孙家和刘家的长辈,需要准备的礼仪甚多,是不会做出掐着点来这种失礼举动的。
不过,刘备却并非要入礼堂参加婚礼,而是打算去偏厅的单独席面陪两名义弟,毕竟张飞出现在刘凌的婚礼上不太合适,但他本人完全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妥,于是刘备只能自黑,说见到许多刘氏高官自惭形秽,不打算观礼并希望两位义弟相陪什么。
关羽大约看出了真正的原因,点头应下,但张飞却全无所觉地拍着胸口表示大哥不去他也不会去好吧,至少结果一样就行。
偏厅。
公孙瓒虽然并不在意刘凌和张飞之间那点事,但此番婚礼前来的宾客中,知道内情者也有不少,为了防止他们指指点点,即将成为妻子的未婚妻在婚宴上暴发,他对于刘备单独在偏厅设一席的安排自然应许。
“哈哈哈伯圭兄这一年多的苦日子终于到头啦”张飞在酒席上大笑着,遥遥朝婚礼礼堂的方向举了举杯“什么三媒六证、纳吉问名,竟然折腾了快一年,太麻烦了。”
“家大业大者才会这么麻烦,”刘备应道“像我等小门小户,往往请个媒婆,随便招待几位亲朋,摆一桌酒就结束了。”
“以大哥和三弟如今的身份,只怕不能算是小门小户了。”关羽正在自斟自饮,闻言应道。
“嗨,说起来,公孙兄答应带我们去辽东杀异族,等成亲之后就可以兑现了吧,”张飞又道“待在这连个山贼都没有的广阳郡,我简直闲到长毛。”
这个三弟,还真是能有意无意地惹怒那个刘凌啊,刘备暗暗摇头,一开始看上他,他把人家当兄弟,刚刚新婚燕尔,他又想把人家的夫婿带去战场总之这话可不能传入正拜堂的那人耳中。
“以你我三兄弟之才,是不会在这安逸之地久留的,”刘备道“刺史大人执掌整个幽州,与乌桓、鲜卑、匈奴等异族控制之地皆接壤,用兵之处甚多,只是由于西凉战事刚刚平定,各处异族尚且安稳而已。”
不过近来似乎有所耳闻,匈奴与太平道勾结,欲对中原不利,虽然传这消息者本身带着讲笑话的心态在转述,但竟会使如此明显异常的风声在外流传,若说背后没有推手是不可能的。
他们的目的如果是对付太平道,此番只怕还没有去攻打异族,就不得不面对中原内乱了
“要我说,就该提一支精锐之师,主动出击,攻破那些异族的王庭,令其陷入内部争权,谁表现出强势就打谁,”张飞道“当年霍去病将军便是如此作为,使匈奴近百年未敢入寇。”
当年那是有皇帝全力支持,虽然有些猜忌功臣,但那位陛下对于异族不遗余力的打击是毫无疑问的。
至于当今陛下,刘备一时想不到该作何评价,即使要对异族用兵,他大概也会精打细算好每一钱,力图以最少的军费打出最大的战果吧,皇帝贵为天子,到底为何对财货如此上心
不过,这种质疑却不适合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