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康熙只知道昨儿是幼双请太医了,但是并无大碍,原本他还想着今日让梁九功给幼双送去一些滋补的药材,让她好好地补补身子。
毕竟康熙可是打从幼双嫁进来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盼着她给他生一个小嫡孙了。
按理来说,即便幼双身子并无大碍,胤礽也不至于这么高兴的,再加上他又说有好事发生
康熙顿时福至心灵,难道是保成媳妇有喜了
毕竟康熙当过几十次阿玛,是老过来人了,他一看胤礽这个样子,不就跟他当初差不多吗
那种因为没有完全确定,所以无法宣之于口,但是却按捺不住自己心底里那种想要分享,想要公告天下的心情,康熙实在是太能够体会了。
“好好好”
康熙一连说了三个好,由此可见他的心情有多激动了,他也坐不住了,起身从上前走了下来,“昨日给太子妃请脉的是哪位太医梁九功,给朕宣来。”
“等等,皇阿玛。”胤礽一听到康熙这么吩咐,不等梁九功应声,便插嘴道,“不用宣李太医了,您想知道问儿臣就行,儿臣昨儿已经问清楚李太医了。”
开玩笑,昨天幼双才吩咐了李太医要守口如瓶,他也答应了幼双绝对不会在皇阿玛面前乱说话的,结果皇阿玛这会儿要召见李太医,那么不就相当于告诉幼双他说话不算数吗
虽然事实上确实是,但
不能让幼双知道。
“福晋昨儿个说了,因为李太医没有十成的把握,所以也不好跟皇阿玛您说,怕您会空欢喜一场。”胤礽拦下了梁九功之后,对康熙道,“都怪儿臣管不住嘴。”
“这与你何干太子妃也是一番孝心。”康熙这会儿会怪胤礽管不住嘴吗
当然不会怪了。
那他会怪幼双太过谨慎吗
自然也不会了。
且不说两人都没有做错什么,便是他们真的做错了,但是这一切在幼双遇喜这件事情面前都可以被原谅。
“既然如此,那朕就不召见李太医了,不过你得跟朕详细说说太子妃的身子情况如何了。”
康熙和胤礽一样,觉得李太医既然说出这样的话了,那么十有八九肯定是真的怀上了,因此一时心情激荡得都难以平复下来。
“李太医说了,福晋的身子没有问题,只是近些日子有些操劳,所以累着了,养养就好。”
胤礽也没有瞒着康熙,不管日后如何,但是对于现在的胤礽来说,他确实是非常信任和亲近康熙的。
“既然如此,那就让你福晋好好休息。”康熙一共有过三任皇后,可惜这三任皇后入主中宫的时间一个比一个短,最后的孝懿皇后就更加不用说了,只当了一天的皇后就撒手人寰。
但是孝懿皇后没有当上皇后之前,她在康熙二十年就被晋封为皇贵妃,虽无主母身份,却代行皇后之职。
从康熙二十年至康熙二十八年,六宫事务都是由孝懿皇后打理的,后来她去世了,康熙考虑了一下就让五妃共同掌管六宫事务。
毕竟除了她们之外,康熙也找不出适合的人选了,让太后代管倒也说得过去,可惜他这位嫡母在还是皇后的时候都没有管过宫权,更别提养尊处优这么多年了。
原本康熙是想着考察一下幼双的资质如何,若是不错的话,就让她来管理六宫事务。
虽然论辈分,幼双是晚辈,而康熙的后宫都是她的庶母,但是论身份,幼双可是准皇后,在中宫空虚的情况下,由幼双这位准皇后来打理六宫事务是很合情合理的事情。
而很显然,幼双明显是通过了康熙的考察了,因为在知道她有喜的消息之前,康熙是打算等过段时间,等幼双把毓庆宫的事务都打理妥当之后,再把六宫事务交给她的。
但是现在
再等等吧,再等等。
康熙现在对幼双是一百个满意,不论是从她清理门户的手段,还是她孕育子嗣的速度,都叫康熙对这个儿媳妇满意得很。
幼双并不知道胤礽已经阳奉阴违地把她疑似怀孕的消息跟康熙说了,更不知道康熙已经知道了她是如何清理门户的。
但是事实上就算康熙知道了,幼双也不担心,因为她觉得自己的法子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之前钱嬷嬷怀疑幼双是刻意等到自己被册封为皇太子妃之后才开始清理门户,目的就是当上皇太子妃之后她可以打人板子,在奴才们面前树立她的威信。
但是事实上钱嬷嬷想多了,幼双之所以没有刚进门就立刻雷厉风行地清理门户,完全是因为当时的时机不对,而且准备也不够充分。
幼双这个人就像惊鹊说的那样,不打无把握的仗,既然决定要出手,那么她当然得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够一击即中。
事实证明幼双这么做是对的,她一出手,就把钱嬷嬷和李大福等人拉下马,同时狠狠地震慑了一番毓庆宫上下的奴才们。
不用问幼双也知道现在肯定有奴才在好奇她到底有多神通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