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婆子点头,暗搓搓问“那大郎是怎么个态度”
秦氏回道“他能有什么态度,只要咱们瑞儿答应了,便能成。”又道,“这些年我可为大郎的婚事操碎了心,也相看了好些个,但都因为那孩子搅合没能成。”
朱婆子好奇问“那姜娘子呢,瑞儿可愿她做后娘”
秦氏笑道“愿意,瑞儿说她脾气好,不会打他。”
朱婆子乐了,指了指她,“我觉得这事有门儿。”
秦氏搓了搓手,“有没有门儿,只消请官媒娘子走一趟就知道了。”
这不,当天晚上她就把想请官媒的想法同杨大郎说了。
杨大郎愣了愣,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见他没有吭声,秦氏问“那姜娘子,你可瞧得上眼”
杨大郎想了想,“这可是给瑞儿请后娘,他乐意吗”
屋里的杨瑞探头道“姜娘子我乐意,其他的另说。”
杨大郎“”
秦氏“你看瑞儿都允了,我再问你,那姜娘子你可瞧得上”
杨大郎回道“一个妇道人家,离乡背井的,能靠自己的双手讨生活,可见是个心灵手巧的。”
秦氏笑道“那便是瞧得上了。”顿了顿,“我就嫌她脸上的胎记碍眼。”
杨大郎“那应是从娘胎里就带的,又不是她自个儿乐意。”
秦氏喜滋滋道“看来你是容得下的了,这事就这么定了,改日我去请官媒娘子上门走一趟。”
杨大郎没有回话。
于是在月初的时候秦氏请了隔壁坊的官媒赵二娘前去提亲。
那赵二娘趁着春雨连绵食肆里没生意时才去寻的宁樱,当时她正和翠翠做腌春笋,赵二娘走进食肆,收起油纸伞,问道“姜娘子在屋里吗”
听到外头的询问,宁樱忙洗手出去探情形。
起初她还以为赵二娘是食客,立马招呼她坐。
赵二娘上下打量她,一身劣质粗麻碎花布衣,土里土气的,身段清瘦,脸上的胎记委实惹眼,还长了不少小雀斑,样貌看着平平无奇。
要知道杨大郎身量高,样貌周正,又有手艺在身,跟宁樱站到一块儿委实不相配。
赵二娘笑吟吟道“我是隔壁坊的官媒赵二娘,今日过来,是给姜娘子道喜的。”
听到这话,宁樱不由得愣住。
赵二娘边坐边道“恭喜姜娘子,有喜事来了。”
宁樱回过神儿,好奇问“什么喜事儿”说罢招呼翠翠送茶来。
赵二娘道“街尾的杨家,想必姜娘子是认识的。”
宁樱点头,“认识。”
赵二娘笑眯眯道“那杨大郎把姜娘子给相中了,请了我来说亲。”
宁樱“”
她憋了憋,忍不住问“赵娘子莫要忽悠我,那杨木匠怎么可能会相中我这样的寡妇”又道,“我这模样你也瞧见的,要什么没什么,他相中我什么了”
赵二娘也觉得挺为难,说道“人家说了,姜娘子一个妇道人家却能自力更生,可见心灵手巧。”
宁樱指了指自己的脸。
赵二娘道“那是娘胎里带的,也怨不得你。”
宁樱笑了,“他不在意”
赵二娘“人家不在意。”
翠翠送来茶水,好奇问“哪位郎君把我们娘子相中了”
宁樱做了个手势,“小孩子问什么。”
翠翠认真道“我们娘子是最好的娘子,一定要寻最好最俊的郎君匹配。”
宁樱默默地扶额,“翠翠下去,我跟赵娘子说说话,啊。”
待翠翠去了后厨,宁樱才尴尬道“那孩子不懂事,让赵娘子看了笑话。”
赵二娘露出礼貌的微笑,心里头其实很是不屑,只觉得眼前这女郎跟杨大郎委实不匹配。
“姜娘子初来乍到,且又是孤身一人,在外谋生委实不易,若能寻得一个可靠人家,后半辈子也算有了托付,何乐而不为”
宁樱正色道“此话固然不假,只是我目前的情形赵娘子是看到的,与杨家大郎确实不是一路人,恐叫人看了笑话。”
赵二娘摆手,“姜娘子自谦了,你心灵手巧,若那杨大郎真在意你的样貌,就不会让我上门了。”
宁樱沉默。
赵二娘“好事多磨嘛,你也不用急着应答,仔细考虑考虑也好。”
宁樱“嗯”了一声。
赵二娘又同她说了许多关于杨家的情形,宁樱都认真地听着。
现在没生意,她也不着急干其他,便同赵二娘说了会儿。
之后隔了近一个时辰,赵二娘才起身回去了。
送走她后,宁樱去后厨,翠翠已经把春笋腌好了,她好奇问“娘子要嫁人了”
宁樱失笑,“莫要瞎说。”
翠翠老老实实道“我不想娘子嫁人,你嫁人了,翠翠就不能跟你在一起了,翠翠不想回周家,想跟娘子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