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89章(1 / 2)

寝宫没有摆冰盆,当中燃着一尊铜香炉,炉盖镂空,几缕轻烟不断从镂空处袅袅盘旋而上,龙涎香的味道慢慢掩盖住了殿内的药味。

以及庆平帝身上的,那种老年人特有的衰败气息。

“你要去滦州”庆平帝显见不赞同,“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滦州到底怎么个情况谁也不清楚,哪怕你到的时候地龙平息了,可大灾后必有大疫,瘟疫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不行,绝对不行”

谢景明道“官家说的这些我都想到了,越是大灾,朝廷越应当派重臣前往灾区赈济,纵观现今的朝堂,合适的人选只有我。”

庆平帝默然了。

自从宋伋倒台,依附他的人问罪的问罪,贬谪的贬谪,短短一个月发落了二十多个官员。一时间人人噤若寒蝉,很多人都抱着同样的心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而赈灾就是非常容易惹一身骚的差事。

首当其冲就是经手官员贪墨,赈济款层层扒皮、挪作他用,用发霉的粮食代替赈济粮,转手将赈济粮高价倒卖,一桩桩一件件,早已屡见不鲜。

即便钦差没掺和,也难免落得个“失察”罪名。

这些还算能应付来的,更要命的是民变灾民已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一个安置不妥当,或许一开始不过是几句口角,到最后就可能演变成一场。

钦差便难逃其咎。

纯粹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所以一般赈灾的钦差,都是天子近臣,圣眷隆重,既能压得住一方大员,又能充当天子耳目巡视地方。因忠心,即便赈灾出了差错,也不至于罪责太过。

扒拉扒拉京城的这些官,也就剩谢景明能用。

庆平帝叹息道“你不在身边,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内有李勇,外有韩斌,不会出事。”谢景明安慰他,“不然再调关西铁骑进京,有他们在,必定万无一失。”

庆平帝沉吟很久也没有应准。

只听门扇轻响,李勇蹑手蹑脚进来,“官家,该进早膳了。”

二人这才惊觉窗纱大亮,看窗边壶漏,不知不觉中,已是卯时三刻。

“你陪朕用膳。”庆平帝让谢景明坐过来,亲手给他挟了筷五彩牛柳,“吃牛肉,长得高。”

谢景明不禁笑了,笑过之后又有点伤感。

小时候他比同龄人矮,母妃总说这话哄他吃饭,他生怕自己长矮了,可是没少吃牛肉。

说来也怪,不知道是不是吃牛肉的原因,十三四一过,他个子蹭蹭地涨,倒比寻常男子高出一截。

可惜母妃走得早,看不见他现在的模样了。

没想到从官家口中听到相同的话。

一抬头,不妨官家正在看他,微微笑着,眼神慈和,带着家有儿郎初长成的自豪感,看得他不禁一怔。

心中那个猜想再次不可遏制地浮上来,谢景明忙低头用饭,遮挡住脸上的那点异样。

恰好太子求见,为的也是滦州赈灾的事情,适时引开了官家的注意。

其实谢元佑根本就不想来

今天凌晨,他迷迷糊糊就被太子妃从被窝里扯出来了,不由分说就给他穿戴,“滦州地动,你赶紧进宫请旨,去滦州赈灾。”

他一下就吓醒了。

太子妃的意思很明确,这是个展现才干,争取民望的好机会,一来重获圣眷,二来以正视听,让那些左右摇摆的墙头草看看,到底谁才是名正言顺的储君。

谢元佑一百个不乐意,且不说赈灾的差事不好干,单说滦州,天高皇帝远,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又与北辽接壤,万一出点意外怎么办

北辽早和大周签了和谈协议,边境安稳得很,而且他出入护卫如云,太子妃不理解会有什么意外。

“我担心十七叔暗杀我,”他恹恹地说,“滦州乱哄哄的,推给乱民也好,推给北辽也好,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反正我一死,他继承大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肯定没人细究。父皇身体本就不好,万一承受不住薨了,更是趁了他的心。”

听得太子妃瞠目结舌,好半晌才道“难道置身事外什么也不做你是东宫太子,莫说父皇在看着你,天下臣民也都在看着你啊”

谢元佑想举荐自己的人去滦州,掰着指头数了半天,愣是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来没办法,他的人基本都是老相国推荐的,基本不剩几个了。

思虑再三,他决定把物资调度的差事要过来,甭管谁去赈灾,只要钱粮攥在他手里,他就相当于卡住了那人的脖子,不得不听他的。

结果一进殿门,就看见父皇和十七叔其乐融融地用早膳

谢元佑顿时有点吃味,哂笑道“十七叔有心了,一大早就来陪父皇用膳。唉,儿臣为滦州地动忙得焦头烂额的,连早饭也顾不得吃就进宫了,父皇赏儿臣一顿饭吃可好”

庆平帝笑骂道“何时少过你小子的饭李勇,让御膳房做道莲蓬豆腐孝敬太子爷。”

谢元佑忙起身谢恩,看父皇吃的差不多了,便试探着问赈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