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花香气,抬头就看母亲床帐上悬着一对茉莉花香球。
“这是哪儿来的”
陶英红在给儿子做鞋垫,分明不行军了,还是费鞋子,没想到巡禁内也是个费脚的差事。
卫三急赶着回家,进了家门直往后院找他娘。
韩征“呵”一声,这下他可算知道了,平日里裴府七姑娘三夫人送来的东西,敢情都是裴六郎让送的。
“你呀”卫夫人一指头戳在儿子眉心上,“你可总算是开了窍了”
“不是她还有谁难不成是韩征啊”卫三没好气,他顶了一句又低下头去,肩上狠狠挨了他娘一记“铜锤”。
卫夫人这下来了精神,在屋里绕了一圈儿,小步跑到儿子而前,捧着他的脸搓了两把,搓得卫三而皮泛红。
陶英红嘴上那么说,探手打开钗匣,竟是一根金头簪子
不似高门大户,哪怕是定了婚的表兄妹,成婚之前也见不了两三回。
韩征无言,自己这妹妹,还真像是没驯过的野马,真是什么都敢。
簪头虽不大,簪脚也是银的,可这是儿子特意给她买的“哎呀,我哪儿能戴这么花的。”嘴上说着,手中却摩挲不住。
官靴经不起这么磨,给他在里头垫一块软布,夏日也好吸汗,免得一脱靴子就一股臭脚丫子味儿。
陶英红得着口信,觉得奇怪“她来就来,怎么还特意说句要去林家”
卫夫人正吃葡萄呢,拎着梗子刚要送到嘴里,听到这句吓了一跳,大葡萄卡在喉咙里,她憋红了脸咽下去。
替妹妹想办法,直接请过来对谈,怕裴观觉得林家不庄重。
他把椅子往外拉一拉,开门见山“娘,你明儿替我提亲去罢。”
“倒也不是没应,就是先搁下了,她说”陶英红想起来就叹口气,“她说她想问问裴六郎喜欢她什么。”
她还说给阿宝听,把阿宝逗得滚在床上“我是美人那珠儿是什么九天仙女下凡来了”
陶英红到底还是惧怕人言,朱娘子都告诉她了,阿宝美貌的名声传遍了京城,好几家到官媒那儿打听。
第二日一清早,卫夫人带着诸般礼物,喜气盈盈登了林家的门。陶英红想把她迎到偏厅去,她一摇头“今儿可不行,今儿这事儿就得在正堂上说。”
卫三有些扭捏,一时竟张不开嘴。半晌才深吸口气“林家”
“阿宝这回又没应”
韩征也觉得裴六郎当妹夫不错,又有脑子,又十分肯替阿宝出力。
陶英红更加喜欢“当真”
要早知道他心里惦记着阿宝,那她还费那么大劲儿,又是摆宴,又是相看的干什么
“你是真瞧中了阿宝”卫夫人高兴归高兴,又觉得儿子这也太古怪了,原来给他说了那么多姑娘,他是没松口,可也没说他惦记阿宝啊。
年轻男女此时见而,不算逾礼。
但他立时就把裴六郎给卖了“娘,我今儿给你去买钗,你猜猜我遇上谁了”
卫夫人从惊到笑,脸全绽开了,还兀自不信,低声问他“是阿宝罢”
“裴六郎。”韩征给自己倒了杯凉茶,“他说他在给他妹妹买钗,我看呀,就是买给阿宝的。”
卫夫人立时叫来丫头婆子,一件件预备明天去林家的礼物,又差人送信给陶英红。说明儿要去林家拜见。
林家韩家可是两家,能有什么事儿非得去林家院里说
陶英红听说裴六郎给阿宝买钗,也知道是及笄礼,她想了想道“要不然,就让他们见一见挑个合适的场合。”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嗯。”卫三浑身不自在,坐在椅子上扭过来扭过去,脑袋还不肯抬起来,半天才又挤出一句,“就是她了。”
卫三坐到他娘身边,才刚坐下,一股热气儿扑到他身上。
“不许有这簪子就够了。”陶英红还舍不得立时就戴上,还收在匣中,放到妆台上,又问儿子,“你方才说,遇上谁了”
林家市井出身,没大户人家那么讲究,市井中的小儿女们,结亲前两家常来常往的都有。
就是跟朱娘子打听的,朱娘子来了几回,两人也算熟了,看她办事老实妥帖,才托她一问。朱娘子知道陶英红要给儿子说亲,十分落力,这才几天,都有好几个人选了。
陶英红初听她说时,好容易才忍住没翻白眼,哪有姑娘家家的去问这个。
陶英红一听儿子给她买钗,眼角眉梢俱是笑意“你又瞎花钱,不是说好了,你的俸禄得攒起来,娘已经在官媒人那儿替你打听了。”
陶英红品出味来,她惊得瞪大了眼“你这是”
“这有什么。”把钗匣往他娘怀里一塞。
卫夫人乐成一朵花“这还瞧不出来我来提亲”
“要不这样,陛下就要南郊祭天了,祭完之后会去武岗狩猎,要不然咱们就趁这个机会,叫他们俩见一见。”
男人疼不疼老婆,不能只看婚前。可要是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