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听剑吼西风,望霹雳弦惊(4 / 6)

南宋风烟路 林阡 10598 字 2022-04-20

的防备充足,来挑战他对腰部的重视程度。最后返璞归真,抽丝剥茧竟是声东击西。

司马隆和飘云的斗智斗谋终究以飘云略胜一筹而告一段落,两大谋略家彼此心思精巧地设计对方,如果对方漏算就成功,而如果对方识破,那就都给对方找好了最合乎情理的应对之策,却推动对方不得不顺着自己的剧情走下一计。

司马或飘云,都是知己知彼,都能将计就计,也都能你来我往,只看谁先跳脱出对方给的思维框架、超出对方意料、给对方的脑力一场出其不备的伏击

“司马隆对经验掌握得快,他越重视那些故意故技重施的策略,就越容易忽略那些跳出桎梏的东西。”飘云赌对了,因为腰部地段是那样不起眼,不像正规兵法会用到的。



不过,百里飘云,确定你能够打赢腰部吗

不需要去调控中军,即使司马隆想到这一计的时候稍微迟了些,也无碍

为战者确实应该考虑方方面面,可是总有漏网之鱼,毕竟每个人的脑回路不一样,不大可能每样都能在战前、或敌人计谋显现前就准备好。只能“尽可能地做到最好。”所以王爷还对司马隆说过,“真正交战,不仅考验计谋的你来我往,更加要靠应变。”

先前司马隆还不太注重这应变,也是闰八月的那一战,他赢了百里飘云的厚此薄彼,却还是致使金军惨败,归根结底就是输给了寒泽叶的应变能力。所以这些日子以来,他心里一直在意和分级的,就是麾下将帅们的应变能力。

此刻坐镇中军的是诡绝陈铸与蒲察秉铉,应变方面只有陈铸一个都无懈可击了,虽然对战林阡的时候陈铸还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对付个区区杨致信,陈铸那堪称一绝的应变力都算牛刀小试。

何况蒲察秉铉,在闰八月那一战结束之后,曾心情沉重地来和司马隆讲“宋军具有我军难及的优点,魄力、行动之悄然、如一。”

“下次和百里飘云碰上,绝对不会端着。”在意在这里,决心在这里,即使宋匪突如其来,会立即惊慌失措

辜听弦和百里飘云的破坏力再强也徒劳,早先司马隆命令各司其责,陈铸自己多谋快断,蒲察秉铉则是稳如泰山,势必没有中杨致信的伏,反而足以把杨致信擒下。



“腰部此地的地形并不太适合伏击,司马隆能想到我们的冲腰战术已经很难;而且,他更加难以把致信的具体位置确定。”在计谋初定的彼时,听弦和致信等人都觉得,司马隆很难应对这一计谋。

却也是沈钧这个最了解司马隆的人提出了“应变”“确实,司马隆要想到这计谋太难,就当我们这条计谋能成功,但是,无关计谋,关乎应变别忘了闰八月司马隆输给我们,就是多亏了寒将军的应变。负责金军腰部地段的将领,会否应变力极强即使中计,却能够极速给出对策,再棘手的伏兵也能杀而且,很可能他负责了中段,就不会被别处的动荡影响心绪”

司马隆的强度在那里,就应不怠以最高水平去揣度他。

“坐镇中军的是移剌蒲阿和蒲察秉铉,坐镇后方是齐良臣和陈铸。应变能力最强的陈铸在后方,想来是防着我们的剪尾伏击。”当时飘云说。

这一点像司马隆对腰部地形会有疏漏一样,百里飘云等人对情报也有误差

“移剌蒲阿和蒲察秉铉坐镇中军。”盟军研究过落远空送出的情报,却不知道战前陈铸放给副将们的消息是假,陈铸近来把落远空的范围压缩进了五人之内。

而事实上,坐镇中军的却是诡绝陈铸和蒲察秉铉,战前陈铸此举还只不过是为了抓细作,却在现在歪打正着,逃避开了百里飘云等人的精打细算。说是意外,也不意外。这一切只因司马隆潜意识里还是希望前方后方皆危险的时候,中段金军可以令自己垂拱而治,所以同意陈铸的那一刻,预示着司马隆一开始就平均分配了注意力,也就从根本上本来就杜绝了冲腰。

司马隆的这一潜意识可能连他自己也没细想,飘云不算轻敌却必然还是低估了他。

这一战,司马隆和飘云再强悍都还是各有漏算,最终只看谁的漏洞更大,更加意想不到。



此刻中部战场其实与司马隆设想中的剧情无异,性质上属于简单伏击的杨致信,被聪明如陈铸与稳重如蒲察秉铉联手击败。

致信和飘云、听弦一样计谋落空,七刻左右,宋军的冲腰和剪尾双失。



岂止计谋落空,性命危在旦夕。

无暇为失踪于兵阵的飘云担心,无暇去给承担着重任的致信祈祷,拼尽了全力的听弦,此刻全身都在齐良臣拳气的笼罩下,逃不脱一个死字。

为什么没有求生欲了因为,起码我无怨无悔了。可以帮师父、帮寒将军,打这么久,这么多招,对得起寒将军离别前按住他肩“靠你了听弦。”

那时候的自己微笑回答“不,是靠大家的。”发自肺腑地觉得要靠大家,因为如果只有他一个人打齐良臣,即使能撑到底最后还是送命,但只要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