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营养跟得上,再加上运动量足够的缘故。他的兄弟比他高的矮的都有,但成年的没有低于一米七五的。
民间就不一样了,胤祚这样的,比普通男子能高大半个头,目测一般人也就在一米六多一点,西洋传教士高一些,但大多也只在一米六五到一米八之间,再高也不是没有,但只在传教士口中听说过,并没有亲眼见到。
今天胤祚就见到一个,且此人绝不止一米八。看他站在欧洲学者中间,普遍比其他人高一个头加一个肩膀,胤祚心说这得冲两米了吧。
两米在后世都是极为高挑的身材了,更别说搁到现在,他往那里一站,周围人登时成了鹤立鸡群里的鸡。
因为过于突出,胤祚不免关注了一下,然后就发现不对。
这些学者专家固然金贵,但来华的船载不下太多无用之人,故而每人最多只能带一个仆人。可这位身边却暗暗围着好几个人保护,那些人不仅装作不认识他,打扮得也不像仆人,倒像是学者。
胤祚并不觉得这是巧合,也不觉得自己看错了,更不觉得八阿哥那边出了差错。
那就奇了,他是怎么带这么多人上船的或者说,他是怎么叫这么多学识渊博之人俯首的
除了此人位高权重之外,不做别的解释了。
胤祚不由想起一个人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原叫彼得一世,乃是沙俄君主,因其执政期间成就卓著,被后世尊称为彼得大帝。他和大清的康熙大帝、法国的路易十四并称,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三位君王。
彼得大帝锐意进取,后世曾有一部很受欢迎的电视剧,讲的是康熙白龙鱼服微服私访的故事,这当然是杜撰,但彼得大帝却真的微服私访过。
据说他曾派遣使团前往欧洲学习新技术,他自己则隐姓埋名随团出访,回国后便进行一系列改革,带领沙俄越发强大。
算一算时间,彼得大帝出访欧洲差不多就该是这个时候。而且大帝传闻就有两米多高
胤祚脑子转的飞快,旁边的八阿哥见他直直看着一个方向,奇道“六哥怎么了”
胤祚这才回过神来,指着那疑似彼得大帝的人问“他叫什么”
八阿哥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瞧,顿了顿道“彼得,彼得米哈伊洛夫。”
彼得大帝的原名是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这当然不是胤祚以前就知道的,而是康熙在意识到西洋的厉害之处后派人打探来的资料,逼着每个皇子都背了。
名字不完全一样,但胤祚反而更确定此人就是彼得一世。隐姓埋名嘛,名字当然不一样,但这么多巧合之下,他又正好叫彼得,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大清和沙俄关系称不上多好,此人又是为了打探情况而来,按说胤祚该不高兴的,但他心里却有点得意
历史上彼得大帝可没来大清,只在欧洲转了转,如今却不远万里跑到这里,这说明什么
说明大清真正强大起来了
胤祚怎么能不高兴呢
高兴归高兴,胤祚还是提醒八阿哥“此人瞧着不一般,你多注意些。”
八阿哥诧异地看了胤祚一眼,笑道“六哥放心,我一直叫人盯着他呢,不该他知道的不会知道。”
胤祚“”
“六哥也看出此人身份特殊了此人随沙俄使团出使欧洲,与我在英国相遇,因他对大清十分感兴趣,在他的一再请求下,我便把他带上了,”八阿哥意味深长一笑,“沙俄一直对大清虎视眈眈,此人又野心勃勃,难保不会有什么想法,震慑一二也好。”
胤祚“”
是他多虑了。八阿哥不愧是八阿哥,心眼子就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如此胤祚便放心了。
安顿好专家学者,再把八阿哥送回府,胤祚和三阿哥的事就算完了。
没想到八阿哥没回府,反而来到另一处宅子。这宅子不大至少比八爷府小多了,但布置得清幽精致,中西兼备,结合了八阿哥和玛丽二人的爱好,可见十分用心,必然是八阿哥提前叫人布置好的,算算时间,只怕刚上岸就叫人快马加鞭进京处理此事了。
三阿哥皱眉“八弟,这不妥当。”
在三阿哥看来,八阿哥和法国公主成婚生子、夫妻恩爱都没什么问题,反正大清又不讲究什么一夫一妻,除了胤祚,哪位皇子府上没有侧福晋
便是八阿哥觉得委屈了玛丽,休妻再娶也不是大事,反正八福晋闹腾成那个样子,早就该休了。
但另置宅院意义不同,叫御史知道了,弹劾的折子能埋了御书房
三阿哥自然知道,一旦八阿哥带着玛丽和两个孩子住进八爷府,府上只怕又要不消停,远不如住在外头清净,但为了八阿哥考虑,他还是要劝一劝的。
八阿哥却是微微一笑“无碍,我已经请示过汗阿玛了。”
三阿哥张张嘴“汗阿玛也同意了”
不能吧
八阿哥点头“汗阿玛体谅玛丽出身高贵,生活上没受过委屈,又带着两个孩子,特允了她不住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