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贾母安排后路,黛玉知道王熙凤一年能赚多少钱,贾母必定不会为银钱为难,她便也放心了,如今再听贾家的事,也没有刚得知被抄家时的急躁了。
胤祚说“贾琏和齐仲武关系不错,托齐仲武的关系谋了个差事,边关需要的物资多着呢,他随便负责一点,赚得就不会少,只待打通了门路,也耗不了太多精力。”
黛玉点头“他于庶务上擅长些,人也活泛,想来不会有错。”
她只担心贾琏死性不改,得了银钱又去吃喝嫖赌,倒还不如安安分分呢。
胤祚哼笑一声“这便是你多虑了,他只怕日后都没闲钱吃喝玩乐了,你不想想,他还有个老子在东北流放呢。贾琏还算有孝心,他老子那个德行,他也没打算撒手不管,前儿和那位二奶奶借了些钱,给那边送过去了。你只想想便知道了,东北什么都没有,什么东西价钱都高,他挣的那点钱不够往里头填的,哪还有银子寻欢作乐”
黛玉抿唇一笑“那倒是件好事。”
也不知说的是贾琏惦记贾赦是好事,还是贾琏没银子花是好事。
在胤祚看来,两个都是好事。一个安安分分有情有义的人,总比花天酒地冷心冷情之人强多了。
胤祚跳过这个,继续和黛玉分享“贾政和贾宝玉比贾琏就差多了,贾政日日窝在书房里并不出门,只偶尔拿几幅字画叫人拿去卖,但他水平实在有限,卖不上什么价钱。”
黛玉叹气“二舅舅最看重脸面,讲究文人风骨,能卖字画已经极为难得了。”
胤祚哼笑一声,他可不觉得这是什么文人风骨,真有风骨这时候就该站出来承担家里的担子,天天躲在房间写写画画,一应琐事都叫旁人担着,不仅没有风骨,而且很不汉子。
他看了黛玉一眼,见她神色淡淡,便知她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对贾政并不如何赞赏。
说到底,黛玉才是真真有风骨之人呢。
胤祚继续道“倒是贾宝玉比贾政强些,他虽不通庶务,倒是得了高人指点,如今只发挥自己的长处,每日做了胭脂售卖,倒也能得些银钱。”
“那必是宝姐姐了,她素来聪慧”黛玉不妨宝玉竟在卖胭脂,细想想又觉得极合适,“他向来爱倒腾这些,做出来的胭脂也比卖的好些,如今也算学有所用了。”
“他的胭脂的确受欢迎”胤祚感叹一声,“我对他倒是有些刮目相看。”
难得有担当了一回,尤其还有贾政对比,更显得他难得了。
胤祚只是感叹一句,就匆匆转移话题,今日的贾宝玉不那么叫人讨厌,他不想叫黛玉知道太多,又说起探春的事。
“三妹妹怎么了”黛玉聪慧,只略作思考便明白了,抿唇道,“莫非是婚事”
“是”胤祚一叹,“男方悔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