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 三十岁的夏天 。(2 / 3)

被姚法祖举荐的啊,这时候装什么乖哦,是因为有张鹏翮在啊。

八爷的目光就转向云雯。云雯也不含糊。“像是真的。反过来说,若这名海商真的有不轨之举,姚法祖大可以实话实说,他趁机俘虏了张家的船员,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也很通顺。没必要编个假话,还让自己落个趁人之危的嫌疑。”

尤其信件的最后一句还写着“我心里对张元隆有愧,如果需要作证,我可以上书朝廷。”这就是冒了风险的了。若张元隆有罪,姚法祖也要惹一身骚。

“以本王对姚法祖的了解,他说的是实话,至少,是他认为的实话。”

张鹏翮长出一口气,又像是怅然若失。“有了八爷这句话,我心里就安稳了。”嘴上说着这样的话,身体却是有些脱力地坐在了椅子上。张鹏翮的脸上露出一丝颓丧来。“都说张伯行名声好,是远近闻名的清官。但我亲眼看见的,亲耳听到的,却不是这样。至少在张元隆这件事上,是他有意打击同僚,罗织罪名,陷害百姓,造成冤案。”

这是能够砸实的两大罪状中的一条,另外一条,是张伯行剿匪无能,匪徒在官署附近横行三个月,张伯行却逮不住人,无能妥妥的了。真就除了清廉没有优点。不过这件事跟八爷和姚法祖没有关系,他自有别的验证渠道,他也不愿意在八爷跟前说。

但是他那种羞恼和后悔的情绪是真实的。

“当年,是我向朝廷举荐了张伯行。是我夸他治水用心,爱护百姓”张鹏翮缓缓抬起了头,目光逐渐变得坚定,“如果不是我这般说,他也许就不会坐到如今的高位上。他也就不会犯下种种无能错误后还能凭着清廉的名声保驾护航。

“是我的错,就得由我来纠正。到如今,能站出来说张伯行不是的人,只有我了。”

“张大人不必如此自责。往好处想,张伯行至少阻止了噶礼鱼肉更多百姓。”

张鹏翮缓缓摇了摇头“是非曲直应该有一个公正的评价。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噶礼弹劾张伯行的内容有对的地方,就应该让全天下知道他说得对,不因为噶礼是一个残暴的小人而拒绝对的话。”

张鹏翮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出了八爷的书房。他其实一直保养得很好,看着比同龄人年轻,一直是一个须发乌黑的美中年。但此时看着张鹏翮仿佛突然弯曲的后背,八爷才意识到他已经过了六十岁了。

相比靳辅和于成龙,治水生涯没有给天生丽质的张大人带来容貌上的毁灭,新一代的治水官员成长起来接替了张鹏翮的位置,加上废太子前后几年风调雨顺,也顺利保住了他的元气。但是这一次的打击,是真的有些伤害到这位老臣了。

不是每一个清廉的官员都像张鹏翮、于成龙这么能干的。清官中真的有朽木不可雕的人存在。

“无能还是其次,张伯行私心太重了。仿佛只要能扳倒噶礼,做什么都是正确的。他越线了,就不再适合为官了,不然会越走越远,最后连清廉这个优点都保不住。只是张鹏翮的这片冰心,世人恐怕难以理解。”关起门来,云雯如此评价道。

“百姓总是愚昧的。”胥先生发出一声冷笑,不知是勾起了他什么回忆。

“话不能这么说。”八爷道,“百姓中也有角度不同之人,比如养育张元隆孤儿的乡民。百姓不明真相,往往是因为无法获取完整的真相。以张鹏翮的聪慧权势,尚且需要走访两月,从各个商铺、商行、官吏处打探消息,用尽手段,最后还求问海军衙门,才能确定真相,百姓有这些途径吗终生都困于村庄和小城之中,得知此事全靠道听途说,即便判断有失偏颇,又怎么能怪百姓呢”

“不明真相不是他们的错,不明真相还瞎嚷嚷,就是他们的错了。百姓犯错还可以原谅,但是朝中那些官员呢他们也是无知小民”云雯突然道,然后低下头去教儿子,“弘晏以后不能做这样的人。”

弘晏突然被点名,神色有些怔忪。“哦,哦。我不懂的事,我肯定不瞎说。”

云雯继续教儿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此案我们也不是听了张鹏翮的就全信他了,你猜猜阿玛还会找谁核实情况”

哇,这是虎妈上线了呀。

八爷连忙劝道“咳,这是不是难了点弘晏还小呢。”

云雯叹气“弘晏有些固执,他是聪明的,一眼对的时候会很多。但就是这样,我才担心他先入为主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说得不就是弘晏这样的人吗”

弘晏一惊,扭头看向云雯,见她眼里只有真实的担忧,才又将头扭过来。后背僵硬地靠着云雯的小腹。“我不知道有什么人,但应该问问张伯行一方的,他的下属之类的。”

“你看,弘晏聪明着呢。”

幕僚先生们发现了八爷家里的第二个天才,也饶有兴趣地围着小阿哥问,他是如何想到的。

弘晏很不耐烦地想翻小白眼,又怕被虎妈训,只能强压着性子说“阿林和狗蛋打架,我还要听听他们的跟班怎么说呢。如果只听阿林的狗腿子说话,那他们只会说狗蛋推了阿林,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