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标记的青布马车,往福晋交代的平民区的地址而去。
虽说是居于陋巷,这位韦先生居住的院子还是挺舒适的,两间半新不旧的房子都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院子里有一颗龙爪槐,树下一口盖了井盖的水井。看到院落这般模样,八爷就知道福晋说“韦先生家底颇丰”不是虚言了。
八贝勒带着胥三指给韦先生面试,也没有说什么虚的,直接抛出了一个他当下面临的问题作为考题。“皇上日前令我查处太子奶公凌普贪腐一事,先生认为我该当何为”
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随着太子的倒台,他的那些黑手套、白手套都纷纷迎来了审判时刻。太子奶公凌普先后在内务府和江南制造司任职,替太子揽了不少钱。以前这些都是默认的,如今却要当做罪证来审了。但是若清查下去,难免牵连甚广。所以,是一查到底呢还是轻轻略过而在“0”和“1”之间,还有无数个度可以把握。
别看韦先生须发皆白的模样,反应可谓是相当迅速。“八爷是想要讨好皇上呢还是想要讨好牵涉此事的众臣呢”
八贝勒闻言就皱起了眉头。
胥先生抚掌大笑“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韦师合该是进咱们府的人。”
八贝勒你们这么投缘会显得我这个主公很多余啊。他在心里吐槽完,才慢慢开口道“且不说我行事是不是完全要讨皇上的欢心,就那些跟着太子沆瀣一气的人,也需要我去讨好吗”其实他这么说话,已经是反应很慢的了。
果然,韦先生笑道“八爷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又何必问老朽呢”
行吧你们开心就好。
于是,韦先生跟着八爷一行回到的贝勒府。相比于胥先生的心直口快,韦老先生显得高深莫测很多。八贝勒猜测,他踏踏实实地查案子,将他能查出来的事实都甩老爷子案上,应该就是韦先生和胥先生一致的建议了。不要怕得罪大臣。行吧,反正他跟太子有仇也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把到手的案子查彻底些也算合情合理。
但八贝勒不知道的是,在原本的历史线上,原主八阿哥也被康熙安排了“调查太子奶公贪腐案”的任务。但原主想要结交朝中大臣,不愿意得罪人,最终查出来的贪腐金额远远低于真实数据,因此引得康熙的不满。
这件事并不是原主被康熙大力打压的主要诱因,因此被只关注八卦的小系统给忽略了过去。然从此事上就能看出两人处事的不同。原主为了结交势力,道德底线比八爷低多了。而他这种“香的臭的只要能摇旗呐喊的都要”的行事,也直指康熙与原主矛盾的根源。
八贝勒在不知不觉中又避过了一个坑。或者说,性格决定命运,他的性格就注定了他会比原主踩更少的坑。聚集到他身边的人,也是与原主的幕僚从属截然不同的一群人。颇有些“傻人有傻福”气质的八贝勒,专注于查账,正美滋滋地想着只要不是他强行编织莫须有的罪名加害别人就是他的高尚了,突然发现不强行编织莫须有的罪名真的是一种高尚哇
跟老大相比的话。
正是废太子之后的第一次大早朝,也许是三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御座之下,众臣之首,没有站着一个穿太子朝服的身影。仿佛移去了这个杏黄色的重压,直郡王的身影都高大了许多。
“工匠郑大等人,私铸火器,以助庶人胤礽成阴私之事买通内侍王福通等人,窥视圣躬贪污治河公款截拿蒙古贡品”直郡王一番洋洋洒洒的奏报,是他前阵子审问太子身边人的所得,加上他多年来搜集到的太子黑料,全部莽在一起,竟成了相当豪华的十二条罪状,相当于是为囚禁废太子的咸安宫宫门上又钉了十二颗大铁钉。
不过他所讲述的这些罪状,有几条实在夸张,像是“荤素不忌,祸乱宫闱”,实在让人忍不住侧目。太子确实会养些漂亮的小太监,但说实话,这些漂亮的宫人,被他用鞭子抽打来撒气的时候更多。尤其太子最近几年压力那么大,哪有什么心思去搞那些个桃色事。
就连眼观鼻鼻观心的兄弟几个,自觉见多了大风大浪,什么都不意外了。也被老大的言论下了一跳。“旁的也就罢了,最后两条,言过其实了,也没有确实证据。”四大爷出列替太子说话。
康熙听到“祸乱宫闱”的时候脸色也有些不好看,桃色新闻什么的是最惹人遐想的,他可不希望民间添油加醋地传出什么太子给皇帝老爹戴绿帽所以才被废掉的传言。于是当场拿朱笔勾掉了最后两条太子乱搞男女关系,太子沉迷赌博炼丹。
“余者就按直王所言,公示各部。”皇帝说。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的各种眼神就乱飞了起来。看来,这太子倒下了之后,最受皇上信任的就是直郡王了呀
支持大千岁的人自然是神采飞扬,除了用眼神相互庆贺外,就是去瞄同部门的同事,或者同年进士的同学,示意他们赶紧入伙。而已经私下里投资了其他皇子的人则是目光晦暗。
局势变了,新的战争该打响了。谁说倒了太子,上位的就一定是你直郡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