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战时作为绿营汉将的赵良栋是一线拼杀的,结果功劳大多归了明珠为首的满人督军。赵良栋从此一有机会就入京申辩此事,头铁得让整个统治阶层都脸上无光。
这就是一个从歧视开始,到歧视结束的闭环。
明珠有错吗他只是按照当时的社会规则划分了功劳而已。那立下了重满轻汉规则的皇帝有错吗他也只是为了维护大清尚且不稳的统治罢了。但作为在安定的社会背景下长起来的新一代,胤禔还根深蒂固地认为汉人就该低人一等,这就让小八爷心里不是滋味了。
八阿哥站起来,朝大阿哥抱拳“我,爱新觉罗胤禩,乃一介医者。医者治病救人,不因种族、年龄、性别、贫富而有差别。别说是汉人求医到我门上,便是俄罗斯人、佛郎机人,我也会搭救的。病人有错、有罪,自有律法和朝廷去判处他们,与我不相干。大哥若是觉得我伪善,那便觉得好了。我行好事,不是为谁谋名声的。”
小八爷说话一向有水平,上到万岁爷,下到老百姓,被他说服过的人数不胜数。但就有人听不进去他的话,仿佛天生的绝缘体一样。“好你好样的这是翅膀硬了忘了从前被我额娘庇护的样子了”大阿哥咬牙切齿,拿起佩刀气冲冲地出门而去,走之前还不忘狠狠一拳砸在门框上,将木头纤维砸断了好几根。
整个三怀堂的人都不安地凑过来,门外看热闹的老百姓也在往堂里面张望。
“不必管他。”小八爷让小杯子去找人修门框,然后自个儿去外头挂紫藤花旗。他挂旗的时候,就发现街头巷尾不少人在偷看自己,遇到自己的目光,就连忙转过去假装买菜或者聊天。
小八爷叹了口气,他这个大哥真是,发火也不看场合的。八阿哥向四周抱拳,道“兄弟间口角,平常人家常有的事情,我们家也没能免俗。不是什么大事,乡亲们不必担心。”
他这么说,护国寺大街上才又重新热闹起来。这附近的居民早就习惯了小八爷的亲民,此时还有大胆的来跟他搭话
“实在对不住八爷,不是有意听到的。”
“若八爷这叫伪善,世上就没真诚的人儿了。”
“大爷一看就在气头上,八爷别往心里去。您的品格,满京里都是知道的。”
小八爷微微笑“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嗳,今儿下午还是我坐堂看诊啊,乡亲们还请相互告知。”
也许真的是翅膀硬了吧,小八爷觉得他要坚守自己的底线,拒绝老大的指指点点。
于是大阿哥和八阿哥之间开始了冷战。大阿哥如今在兵部当差,他忙;小八爷忙着给大军准备药品,他也忙。两人偶尔擦肩而过的时候都像见到了空气,连点头致意都没有。
于是马上,宫里宫外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
九阿哥头一个表示他想放鞭炮庆祝“太好了,八哥终于忍不了老大那臭脾气了。”
九阿哥话音刚落,梁九功就来传旨,叫小八爷去乾清宫。小八爷看看不省心的九弟“乌鸦嘴了吧你。”
小九双手捂嘴,装得一脸无辜。
小八爷真心觉得康熙是为了他和老大吵架的事找他,毕竟吧,他最近老老实实的,康熙又在忙战前动员,哪有什么别的理由来找他呢小八爷跟在梁九功身后,心里打起了腹稿,明珠正要出使葛尔丹,肩负着使团和间谍的双重重担,于情于理不能这个时候找明珠麻烦。赵良栋呢,人家苦苦申诉了十多年,眼看着人都要死了,还得不到一个公正的评价,是有些惨。要小八爷说,两人都没错,立场不一样,且缺点大局观罢了。
但这两人之间的是非对错,跟他一个看病的有什么关系呢这么想想小八爷觉得自己才是最无辜的那个,好气哦。
打定主意后的小八爷,准备在见到康熙的时候就表现一下他的“好气哦”。结果他刚准备嘟起嘴,就见康熙的书房里还站着一大一小两个帅哥。
“舅舅”
卫明参伯爵行礼“给八爷请安。”
他儿子,还是个五岁豆丁的卫查礼有样学样“给八爷请安。”
“哎呀,是查礼呀。”小八爷喜笑颜开,将不省心的大哥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你还认识我吗”
查礼点点头“过年的时候见过。”
小朋友脱口而出的是满语,这让康熙很满意,看着小八爷逗孩子,什么“俄语的八爷要怎么说啊”、“汉语的阿哥要怎么说啊”,笑容中带着些怀念。
“老八也长大了啊,他像查礼这么大的时候,坐在朕膝上背汤头歌。老八真是从小就有学医的天分。”康熙跟卫明参说。
小八爷像查礼这么大的时候,卫舅舅还在东北种蘑菇呢。不过皇帝想叙旧,卫明参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八爷打小就聪明。”
好在康熙的怀旧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下一句就跟卫明参商量起正事来“葛尔丹说从俄罗斯借了骑兵助阵,此事非同小可,你明日启程去贝加尔湖找纳雷什金家打听此事。”
卫明参自然答应,不过君臣二人都觉得此事是葛尔丹吹牛的概率比较大。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