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4 / 6)

,来时女君交代,流民兄弟是自己人,都要编入正经户口,按律交税就行,而且过去税法严苛,咱们流民兄弟按新的税法来成年人每人每年需要交二石栗或三石稻;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人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果不服役,每天就要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

十八岁以下的孩子、残疾人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交税。

此外还有补充,如果家里有小官,又看官的大小,可以免一定数额的税。

听到这里,连前来找女官麻烦的小管事也心头火热起来了,当官能免税,免多少呢

女官这时就拿出女君写的税法出来了,官有九品,每品能免不同数额的税,女官照着税法上面写的数额一一念过,最后看着面前的小管事“你现在是无品。不过,无品的小吏也有免税额。”

“免多少呀”小管事自然知道自己当然算不得真正的有品官,但是能免税就行啊。

“你免不了。”女官道。

“我为什么免不了。”小管事急了,“我们都是田庄上管事的,现在都为首领们办事,现在汝南没了太守,首领们就是实际上的太守,那我们这些管事的当然也算小官,我为什么不能免”

“我们的官要考的,你没考过,不算正经官。”女官淡定道。

“啊”小管事呆了。

“别的不提,你识字吗我们考试,最低的要求就是识字,只要考过了,就能算正式的官员了,我就考过了,还是高分,所以我虽然也无品,但是我免税的数额就比别人的要高。”女官又道。

“我当然识字,你把你的书给我看看,我不信。”小管事当即就要展示一番自己的本事。

但是等女官淡定地把自己手上的书给对方看,对方顿时有点拿不准注意了“这这我好像认得一些”

“全都认得”

“但又不是完全认得。”小管事接着道。

“那不就得了。”女官淡定地把书拿回来,“你要是想当义军手下的正经官,想免税,就得学义军的字。”

“可可这天下难道还有谁单独弄出一家的字的吗”小管事拿不定主意了,他虽然所受的教育并不算高深,但是他活这么大,也还没听说过有另一种写法的字的。

“规矩就是这么个规矩,你要是想免税,就学,不想免税,就算了。”女官一脸不近人情。

小管事只好问“那如果我想学认字,要怎么做呢”

“等着吧,最多到明年十月,你们各个庄子上就该有识字学堂了。”

小管事松了一口气,想起什么,他又赶紧问“这学堂,收束脩多不多大概收多少啊”

“这我就不知道了。你放心吧,肯定是庄上大部分人都交的起的价格。我们那位院长啊,有心要让治下大部分百姓都识字呢。”

小管事不太相信地笑了“你们院长可真有志气。”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大部分的百姓,都只是一生俯首躬耕的贱民罢了,如果能有幸少遇到几次灾年,免去几次被抓走充军或者挖河道这样要命的事情,就已经算度过幸福安乐一生了。

小管事摇头晃脑地走了。

女官站在室内,看着小管事的背影远去,没有告诉对方其实,她也曾这样想。

可是,说这话的人是王夫人和小女君啊。

如果这是她们所说的话,那么,她愿意相信,这一定会成真。

因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敢相信,她一个一年前还在生死逃亡的流民,现在会登堂入室,站在这里,不仅能俯瞰男人,也能俯瞰古今呢

女官慢慢翻开小女君才翻译了一小半的春秋公羊传,看了起来。

这本春秋公羊传,是她求了女君借自己原版,自己抄出来的。因为她表现出对历史的兴趣,女君也不拒绝她,把她手上才翻译出来一部分的原版借给了她。

她知道,等待她的麻烦和困难还有很多,而她所能依靠的,除了妇好书院给予她的勇气与底气,就是她带过来的这一包袱书和她肚子里的知识。

她不畏惧挑战,她只怕连挑战的机会都不给自己。

现在不会,她可以学,总有一日,这些管事会的,她都会学会的。因为妇好书院已经给了她最好的资源。

霍家庄内,陆瑶从书案前站起,忽然慢慢度步到了门口,然后回头。

一见她这样,阿米阿茉就知道,她是要出门了。

阿米阿茉连忙放下正在抄写的笔,站起来问“女君要去哪里”

陆瑶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道“阿米继续抄写我翻译好的书吧,我带阿茉出去就行。你抄累了记得起来到院子里走一圈,别的不用我多少吧”

阿米乖巧地点头“阿米知道的,为了保养身体,常年为女君所用。女君慢走。”

陆瑶带着阿茉,出了院门,越过层层走廊景观,去了外面田庄上。

田庄另一头,立着一些高低不等的小建筑,这些是霍家庄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