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大家都来捧场啊。”
顾南烟大手一挥,当场号召有钱人捐款。
当然这个款不是白捐的,学校正门会建一座功德碑,谁捐款就将谁的名字刻上去。
商人重利,也重名声,名声越好生意越多。
更别说起头的人是顾南烟,若是能借捐款的事与她搭上线,明山城出产的新奇东西还愁没渠道进货
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事
于是顾南烟还在慷慨陈词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商人闻讯赶来,争着抢着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且捐款数额都不低,争取给顾南烟留下个好印象。
太傅府的大门也终于打开。
下人们搬着桌子椅子,以及用来记录的账本笔砚鱼贯而出。
众学子“”
这跟他们想的不一样啊。
结局不应该是顾从远被逐出师门才对吗
怎么就成了捐款现场了
这不文学
学子们不服气还想抗议,奈何被蜂拥而至热情洋溢的捐款人挤到了角落,附赠嫌弃的白眼。
不是他们说,这些人莫不是读书读傻了,人家堂堂长公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得民意,你们拿什么跟人家斗
你们是比人家有权还是有钱,还是能打得过人家
都不行还闹什么闹。
早点回家洗洗睡吧
别在这挡着路,耽误他们露脸。
众学子“”
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先走了”,众学子纷纷垂头丧气的散了。
不是他们不坚持,而是捐款现场太火爆。
他们挤不进去啊
于是一场读书人的围攻,就这样被顾南烟搅和黄了。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
读书人那张嘴多厉害啊,聚集在一起就是一场大灾难
再厉害的人,遇到读书人那张嘴也得萎。
举个例子,就像李密这个皇帝,够位高权重了吧
可一旦御史上斥书,口若悬河的指着他骂,他再牛逼哄哄也得憋着。
而这么强悍的势力,竟然被顾南烟三言两语整的拆伙了。
文武百官那个崇拜啊,特别是不善言辞的武将,差点给她捏个泥像供起来
顾南烟建学堂的事深得人心。
那日去闹事的学子,都是些家境不凡,自觉与顾从远有一搏之力的。
而真正的寒门学子努力上进还来不及,哪有时间管别人的闲事。
对顾从远拜师的事,他们更是无感。
反正谁拜也轮不到他们拜,吃饱了撑得才去掺和。
相比较而言,反而是办慈善学堂的事更得他们的心。
于是顾南烟在无形中收了一波学生粉。
也为明山城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