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早就搬走了,顾佩玲却拿着银子装模作样的进去转了一圈。
再加上欠条上写的是顾佩兰的名字,意图相当明显。
顾佩兰也想到了这点,气的头顶冒烟,可碍于顾南烟还在,也没说什么难听的话。
顾南烟一手捏着欠条一角,一手撑着下巴,不知在琢磨什么。
“五百两对你们老大来说,应该不是小数目吧。”
三角眼不知她什么意思,捂着断掉的胳膊苍白着脸点了点头。
他们老大也只是个街霸,全部身家也就一两千两,五百两确实不少。
顾南烟将欠条扔到他身上,意味不明的勾起嘴角“你们老大赚个钱也不容易,这么多银子,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了呢。”
她这话一出,孙癞子愣了下,没明白她的意思。
三角眼却明白了。
他眼前一亮,试探的问道“那小的让人去宁家讨要”
顾南烟没做声,满意的笑了笑。
三角眼心中一定。
看来将军府大房二房确实与三房不合,不过这个不合却是视人而定的。
虽然不知道这位祖宗跟宁家那位有什么恩怨,不过既然她松口,他卖个好的同时还能收债,也不怕回去没法交代。
他看向还沉浸在怒火中的顾佩兰,眼神变的谨慎许多。
“小的知道了,冤有头债有主,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些银子本就是宁夫人借的,跟顾家无关,小的回去就让人上门讨债”
顾南烟轻轻嗯了声,抬头看了看天色。
“正值晚饭,宁家人想来都在家。”
她不知宁家是怎么留在京城的,也不想管,可顾佩玲实在太作,短短几个月闹出这么多风波,给将军府抹黑。
继续放任下去,还不知惹出什么祸。
未免以后麻烦,顾南烟觉得,还是得教会他们自己的屁股自己擦。
除非宁家远离京城。
孙癞子扶着三角眼连滚带爬的走了。
顾南烟也没急着回去,坐在店内看顾佩兰捣鼓明早需要用的食材。
顾佩兰似乎很高兴,一会去隔壁借茶叶给顾南烟泡茶,一会跑出去买把蒲扇给顾南烟扇风,间或絮叨几句这些日子的经历,忙的不亦乐乎。
顾南烟听她一个人叽叽喳喳,时不时应和一句。
得到回应的顾佩兰更加兴奋,一双杏眼亮晶晶的,看着顾南烟的眼神带着孺慕
顾南烟“”
孺慕是个什么鬼
顾南烟抖了抖,极为刻意的转移她的注意力。
“顾从远还没回来”
她记得离京前顾佩兰就跟她说过,顾从远打算回来考科举的。
至今也没几天了。
说到自家哥哥,顾佩兰面上浮现一层担忧,手里的活都停了。
“哥哥两个月前来信,说会在科考前一个月到京城,也不知为何还没到。”
她倒不是担心顾从远赶不上科考,纯粹担心他的安全。
顾南烟想了想,安抚一句“他出京前祖父曾命一名死士跟随,若是出了意外祖父那边不会没有动静。”
毕竟是顾家血脉,祖父再不待见三房,也不会完全不管孙子。
当初闵氏收到顾从远出事的那封信,已经证实假的,是沈太后布下的一步暗棋。
他那时候还不知在哪逍遥快活,好的很。
顾佩兰不知道死士的事,不过她二姐姐既然说了,肯定是有这回事的。
多日来的担忧放下,顾佩兰甜甜一笑“那就好,等晚上回去告诉母亲,她肯定很开心。”
闵氏是真疼这个儿子,否则当初也不会怕顾南烟怕的浑身哆嗦,也要使计混进她院子里给儿子驱煞。
顾南烟不置可否,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她看着泡了一大盆的江米和杂粮,问道“卖这东西一天能赚多少银子”
顾佩兰一愣,不好意思道“大概有个百八十文吧。”
放在以前,这点钱掉地上她都懒得捡,如今却要从早忙到晚,双手在水里泡的发白才能赚到。
顾佩兰感叹之余却不抱怨,反而觉得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充实多了。
至少没时间想那些有的没的,也不用费尽心思与人攀比。
而且自己赚来的银子,用起来舒坦。
顾佩兰抿着嘴笑的开心,那笑容,确实比以前真心不少。
一天百八十文,每月也有三两银子。
放在普通百姓家不算少。
顾南烟起身,站在门口观望。
顾佩兰见她往外走,以为她要回去了,心下一阵失望。
见她走到门口就停下了,这才又浮现笑脸。
“其实你可以将店开在东街或西街,生意应该会好一些。”
京城这地界,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这里是南街,多是些闲钱不多的小户之家,消费能力不是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