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算数题(1 / 2)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顾南烟从厚重的紫狐裘中伸出脑袋,往那纸上看去。

没有阿拉伯数字的古代,所有数字都是用汉字书写,密匝匝一片,看的她一阵头晕眼花。

顾南烟老子果然不适合读书。

她努力制止住不由自主瞥向别处的眼珠子,严肃着一张小脸,迅速将题目过了一遍。

这是个关于妇人洗碗的问题。

原文是今有妇人河上荡杯,有邻问曰杯何以多

妇人曰家有客。

邻曰客几何

妇人曰二人共饭,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用杯六十五。

问不知客几何

这道题的大体意思是,有一位农妇在河边洗碗,邻居问她家里来了多少客人,要用这么多碗,她说客人每两位合用一只饭碗,每三位合用一只汤碗,每四位合用一只菜碗,一共洗了65只碗。

最后问她家里究竟来了多少位客人。

很简单的一道题,用一元一次方程式就可以轻松解出。

假设客人是x人,可用各种碗的个数合起来等于碗的总数的关系,列出方程式解答。

所以她家一共来了六十位客人,顾南烟脑中立刻有了答案。

她看向顾云泽,只见后者提笔蘸墨,敛眉沉思片刻。

先是在另一张纸上打好草稿,检查无误后方才将答案写在试题纸上。

顾云泽给的答案同样是六十,下面还附着他的解题思路。

“置六十五只杯,以一十二乘之,得七百八十,以一十三除之,即得。”

顾南烟颔首,这种解法虽然有些复杂,不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出来也算是不错的了。

坐在她身边的李逸勾起嘴角,垂下头凑到她耳边低声道“看来是本王多事了,你这二哥本事不小,即便没有本王的引荐也必能归于太傅门下。”

他的气息轻柔,带着一抹温热的皂角香,吹动了顾南烟耳边的狐毛,让她不由缩起了脖子。

伸出手揉了揉耳朵,顾南烟无语的瞥了他一眼。

能不能好好说话

怪痒的

见李逸没事人一样转身端起茶盏,顾南烟也不好太计较。

心塞的收回手,将椅子往另一边挪了挪。

正低垂着眸子喝茶的李逸,察觉到她的举动,薄唇微微勾起愉悦的弧度,很快便消失不见。

没想到顾云泽能这么快给出答案,白太傅惊讶的接过题纸。

待看完后眼前一亮,眼神仿佛发现了瑰宝。

“不错。”他赞道。

随后沉吟片刻,再次提笔写下一题。

这次是一道三女归家题。

原题是今有三女,长女五日一归,中女四日一归,少女三日一归。

问三女何日相会。

这道题跟方才那道差不多,按照顾云泽的算法,同样要计算最小公倍数。

他再次以极短的时间解出,答案同样是六十。

白太傅抚掌大笑“甚好甚好,没想到你对算学也有如此造诣,实在让老夫意外。”

算学乃他生平所好,平日无事就喜欢解些难题。

对于顾云泽这个在京城极负盛名的学子,白老太傅早有耳闻,再加上他是顾曜的孙儿,也就更多了几分关注。

昨日临就寝前收到李逸的书信,请他收顾云泽做学生,他当时就已心动。

今日出题考他也不过是兴致所起。

要知道这两道题对于不精于算数的人来说难度不小。

再加上嘉南国并不重视算学,往年科考时也不曾出过这种难度的题。

今年会将这题放在殿试的试卷中,还是他强加上的。

谁料今年是个多事之秋,又是打仗又是宁王谋反,科举取消了,他这题便也没用上,今日正好拿来考顾云泽。

原本无论他能不能当场解题,他都会收下这个学生。

谁知顾云泽竟如此出乎他的意料,短短两刻钟便解出两道难题

白太傅欣慰的同时也很疑惑,毕竟这两题出自他藏书中的一本古书孤本,他只稍稍修改了一下。

若不曾看过那本书,想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解开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你这个学生老夫收下了”白太傅满意道。

“不过你需得告诉老夫,你是不是在哪里见过类似的题”

顾云泽听他亲口答应收下自己,高兴的不知做什么好。

又听到他的问话,忙压下心中喜悦,恭敬回道“先生神机妙算,学生确实曾经见过类似题型。”

对于他还没拜师便顺杆子往上爬,称呼自己先生的行为,白太傅并不在意。

他现在的心思全在那题的出处。

于是他坐直了身子问道“在何处所见可是哪本算学书中可否给老夫一观”

他一连三问,显然十分在意这事。

说到底他最好奇的还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