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五百四十七章 死掉的穿越者(1 / 4)

神秘让我强大 木恒 7790 字 9个月前

而在这时。

很快流民穿越者,在被武则天化身的老道士鼓动之后,他坚定了自己的主意。

他迅速开始发掘所拥有的力量。

他现在是一个拥有山寨的土匪,和当地地主、乡绅、商人、吏员勾结。

手头拥有的力量,有着200多核心喽啰,2000多周边混混。

他开始学习水浒绑来教书先生,多年老童生来当自己的忽悠者。

收割后,再将粮食尽量分给百姓。

对于古代造反来说,这是比较好的一条路径。

实际上满清损失也不少。

从京城追到西边,又追到南边,一直将李自成追死。

因此他倒在了大好形势之下。

总而言之。

三来,有盐就有粮食。

必然就是说在某个封建阶段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造反成功后,最后他们都只会建立一个封建王朝,都只会用大地主大乡绅去统治。

吃人太麻烦了,成本太高,危险太大。

死得太早。

必须得有地盘和生产力才行。

可以说他只带了自己13的核心力量,其他23都分散在各地。

有盐就能从大户手中换取粮食。

这就是人性。

而且他在进攻大明时,将自己的力量大大分散了。

真正的成功,这是由眼界决定的。

“我单以为敌人来了跪下就行了,却不知道,自己想要跪下,可能都没有那个机会。”

再大的老板,也支撑不起一支均队的消耗。

和造反的流民相比,重要性下降了n个层次。

他的学习力不够,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他识别不出来最凶狠的敌人是满清。

通过卖私盐可以获得经济收入。

而武则天也给他开了金手指。

就这样。

加上其他附庸,总兵力十几万。

就在这种贩卖私盐加上本地化改造中,流民穿越者变得逐渐强大起来。

当他积累到足足有5000人的时候,靠生意已经养不了。

他辛辛苦苦几十年,难道要为别人干活

他不会这样想。

在武则天的支持下,流民穿越者越滚越大。

一来他是穿越者,他的见识广播。

何况皇帝一听是卖私盐,争取的是利,而不是他的皇权。

历史本来就是必然和偶然混合到一起的。

他明明已经有余力去建立基层管理体系了。

可以说如果李自成将所有兵力都带起来,是大有机会打退满清的。

只要不攻打县城,当地官员就会视而不见,也不会往上禀报的。

如果治下出现大量流民怎么办

让山贼杀和抢。

要是不流动,他早就死了,这都是被逼出来的。

同时他积累兵力。

他自己出生贫寒,视野狭窄。

为什么私盐屡禁不绝

自然是因为盐商自己也在搞私盐,朝廷那些管员也在搞。

朝廷负责巡查的那些管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的军纪也没有那么好。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同时为了解决财务问题,他开始将触角放在盐上。

很多大有希望的造反者之所以没有成功,其实从历史上看就是一种偶然。

李自成之所以有这样的见识,也是因为这是一种必然。

而且贩卖私盐,是一种好处很多,风险很大的生意。

它的发展轨迹远比历史上的李自成要好得多。

“我真傻真的。”

他们需要山贼去干一些黑事,也需要大山贼来制止更多的山贼,甚至帮助他们镇压杀戮流民。

好比两个盐商私底下都做食盐生意。

但是他并不与官军直接进行对抗。

除非是影响到相关利益。

而那位大地主穿越者,在享受了足足十年后,就在他扩张的矛头上。

朝廷能做的,就是尽量去多设关卡。

需要银子的时候才会动弹一下。

而如果攻打县城,当地的县令为了自己的官位,为了自己的家族必须得往上报。

甚至他还搞起了各种隐形的税收,去收割大户的粮食。

对于经济的认识,他能甩当朝首辅十条街。

而吃不起盐的地方,基本也是崩溃之地。

对于这一点,他搞起了大蒜素还有其他简单的抗生药。

实际上怎么说,即便是李自成成功了,他自身的见识受限,顶多复制一个大明。

他们是从十几岁到60岁之间全部都凑出来了,最后凑出来六七万兵。

但是历史他们没有如果。

而流民穿越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