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之地。
它没有出海口。
但是这年头主要是陆权。
三国,那是绝对的陆地国家。
骑兵、步兵才是主流。
孙吴水军不错,孙权还派了人去勘探大小琉球夷州。
可他最终也没有站住脚,原因也很简单,这个时候的人口太少。
人口不够,也没有办法战胜当地的气候。
要知道18世纪的航海殖民,都会死得几成甚至一个殖民点死干净。
就是因为当地有很多流行病,外来人没有抵抗力。
当地有很多蚊子寄生虫,生地不熟,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没有特效药物,只能拿人命去填。
这件事,即便是闻人升,他也不可能骤然解决,而要一步步做。
他笑了笑,对众人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出海口确实是一个麻烦,需要等到我们占领整个冀州之后,就以蓟城为中心,一路向东建立出海口。先搞近海贸易,主要是通过船只与青州之地贸易。”
“随着贸易扩大,我们就可以发展水军。”
“达到以贸易来养军的目的。”
“师尊高明。”郭嘉忍不住道。
他能看到这点,也是因为刚刚有人提到孙坚。
那可是南方勐虎,将来注定要在水中称雄。
不过从对方的名号,就意味着不详。
明明是勐虎,却又在南方,南方多以水中称雄,一头山中勐虎来到水中,肯定受忌讳。
郭嘉自然不知道,孙坚还真是死在了江陵附近,黄祖的乱箭之下。
“如此说来,我们需要和青州贸易,那就要先占据河北,然后发展海船。可是海上风浪众多,一次出海,简直危险重重。”荀或担心道。
“是啊,即便是出击大漠,李广飞将军还要两次迷路,别说是在海上,没有坐标,没有标志,一旦风一挂,就不知道是在哪儿了。”荀谌也赞同道。
其他人也纷纷摇头,都对海上贸易不看好。
闻人升明白,这年头的贸易主要还是陆路为主。
能够北上贩卖马匹,还有从东边贩运食盐的,才是大商户。
一般人干不了这事。
再就是贩卖铁器的,那也是官府才能干的事。
汉代实行盐铁专卖,但私盐是络绎不绝。
因为人们需要吃,官府卖得贵,能不吃私盐吗
历朝历代,都把贩卖私盐当成谋反一样的大罪,都是要杀很多人,甚至株连的。
其实干这一行,不带上亲戚一起干也不不可能。
都是宗族,这是掉脑袋的活,只有亲戚才可靠,因为出卖了自己他也要掉脑袋。
闻人升却是想着,如今和半岛,与东面那个岛国进行贸易,倒是可以得到一些经济利益。
不过也是很少。
毕竟这个时候那两个地方还没有多少人口,还是部落制。
得等到了隋唐朝才兴旺,高句丽差点就成为心腹大患,唐朝硬是盯着巨大损失,接替隋朝将它给灭了。
解决了后世的威胁。
可惜没有想到海上的事,没有再把岛国给纳入统治。
这就是陆权天下的眼界狭窄,看不到海外的广阔与潜力。
闻人升心想,他如果想改变这个世界,就得给它带来变数才行。
以此时社会的容忍度,他即便清理掉那些地方的人,也真的不是很难的。
因为这年代对异族还是以杀和安抚为主。
真要有本事杀干净不会手软的。
主要是闻人升要彻底改变那个三国世界,就必须从思想和观念上,同时还要从物质上解决这个问题。
思想和观念永远是受物质来控制的。
闻人升要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他在之前的经历中,早就知道了答桉,而且是经过了切身体会后的那种答桉。
最后没能解决,那也是因为有其他事情没有留下来继续去做。
但他相信,那些世界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现在就是轮到三国了。
闻人升看着众人质疑,不甘心,不情愿的脸色,就明白必须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海上贸易更好呢
不然的话,这些人等到他离开后,就不会按照他教授整理的经验,将海上贸易的事抓在手中。
相反只会嫌弃它太麻烦,浪费太多人力,又要等待太长时间,进而没人会关心这个海上贸易的事。
直到它产生了巨大财富,这些人才会蜂拥而上。
为什么西方人就能一直坚持海上贸易。
那正因为他们的陆地太贫瘠了。
想要获得足够的粮食就必须从海上通过贸易去获取。
海上获得利益更高。
然而很多人,显然认为开拓陆地更加安全。
航行在大海的危险性更高了,而且大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