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1 / 3)

北镇抚司,诏狱。

更深露重,沈青琢身披一件黑色氅衣,在锦衣卫狱卒的指引下,缓缓踏进厚重的石门。

关于诏狱,史料中曾有记载“狱禁森严,水火不入,疫疠之气,充斥囹圄。”[1]

沈青琢愈往里走,愈发感到森寒,仿佛自地底深处钻出来的阴冷,透骨奇寒,以致这里完全不似初春时节,人一进来便如坠千层冰窟。

火把悬挂,窄道两侧皆是牢房,沿途走过去,各种惨叫声不绝于耳,身戴枷锁的囚犯扒着铁栏,破口大骂“我要面圣我乃圣上钦点殿阁大学士,北镇抚司有何资格啊”

魏昌平抽出缠在腰上的刺鞭,“刷”地一声破开空气,一鞭子正抽中犯人面门,登时哀嚎倒地。

沈青琢不自觉蹙了蹙眉。

“镇抚大人受惊了。”魏昌平收起长鞭,笑了一声,“总有那么一两个逆臣贼子,入了诏狱仍不安分。”

沈青琢暼了他一眼“无碍。”

两人说话间,关押刺客的牢房已近在眼前。

灯火通明的牢房中,半昏迷的刺客呈大字型钉在中央,褴褛的衣衫早已被鲜红血水浸透了,浑身上下没一块好肉,散发着一股极其浓烈的血腥味。

“怎么弄得这么血腥”沈青琢抬手掩住口鼻,神情中颇有几分嫌弃。

魏昌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鄙夷,但还是笑着回道“大人特意交代此乃重犯,要亲自审问,兄弟们已经手下留情了。”

这魏昌平说的倒是实话,诏狱的刑罚极其残酷,拶指、剥皮、刷洗、油煎、弹琵琶等等,十八般酷刑花样繁多,每一种都能叫受刑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大雍历史上,最后活着走出诏狱的不过两三人而已。

沈青琢堪堪压住打心底泛起的恶心,在椅子上落座,“把人弄醒。”

“是,大人。”锦衣卫得令,立刻上前照着刺客血肉模糊的脸,泼了一盆冷水。

刺客四肢条件反射般抽搐了一下。

沈青琢“给他喂点药,保持清醒答话。”

又过了片刻,沈青琢才起身,走到刺客身前,问道“指使你刺杀元妃的人,是谁”

刺客垂着脑袋,死人般一声不吭。

魏昌平开口道“大人,除了惨叫,这刺客嘴里就没吐出过其他字。”

他心中不屑,锦衣卫都没能撬开囚犯的嘴巴,这位柔弱得风一吹就倒的沈公子,大概就是来走走过场吧。

“不错,是个硬骨头。”沈青琢盯住刺客的脸,又问,“家中可有父母妻儿”

刺客仍然一动不动。

沈青琢心下了然,继续道“你的刺杀任务失败了,元妃娘娘母子平安,你也不过是伤了我的胳膊而已。”

终于,刺客的眼皮子微微动了动。

“因此,你若是供出元妃刺杀案的幕后主使,我便会放你出诏狱。”沈青琢语气平缓,“赐你金银细软,送你出盛京,你大可以隐姓埋名地过完下半辈子。”

魏昌平坐不住了,“镇抚大人”

沈青琢背对他抬起手,示意他闭嘴。

“我会给你两日时间考虑。”沈青琢淡淡道,“暗无天日的诏狱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或是天南地北,无记拘无束地潇洒度日,你自己选。”

刺客艰难地吞咽了一下。

沈青琢转过身,又随口问道“魏大人,诏狱的十八般刑法用了几种”

魏昌平笑道“才用了四种,早着呢大人。”

“好,别把人弄死就行。”沈青琢轻轻咳嗽两声,“两日后,我再来一趟。”

说罢,他拂开氅衣,便准备离开诏狱。

“等等”就在他即将踏出门槛之际,身后传来一道微弱嘶哑的声音。

沈青琢掀开眼睫,回过身,“改变主意了”

刺客抬起脸,露出黯淡无光的双眼,“我怎么信你”

“我是圣上钦点的北镇抚使,元妃刺杀一案由我全权处理,我说放你,便会放了你。”沈青琢微微一笑,语气愈发温和,“况且,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一死,何不为自己搏一搏生机”

再次踏出诏狱时,天色蒙蒙,即将破晓。

手臂上的伤口传来阵阵刺痛,沈青琢怀揣按有刺客血色手印的供词,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

他直接掉头前往御书房,去向光熹帝复命。

不料,半道上遇见了刚下朝的太子殿下。

“青琢不,孤应当唤你一声镇抚大人才是。”萧逸宸身穿蟒袍朝服,端是玉树临风,人模狗样。

“太子殿下折煞微臣。”沈青琢拱手行礼,“不过是为圣上办事罢了。”

“孤瞧着你脸色苍白,是不是昨夜没休息好”萧逸宸朝他走近一步,面露关切,“孤前些日子得了一支百年人参,稍后差人送到霁月阁去,给你补补身子。”

若非沈青琢心知肚明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会儿都要被太子殿下的不计前嫌所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