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达成合作(2 / 3)

起航1992 千年静守 4887 字 2023-04-30

这些东西我没办法保证,需要你们自己去谈不过舍斯塔科夫先生,就算银行愿意向贵方贷款,我想银行方面也会提出相应的要求,比如对这笔资金的使用进行定向监管之类,你们确定能够接受这样的条件”

这个问题,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就不敢随便回答了,而是转头看向了瓦连京马特维延科他毕竟只是公司的副总经理,提出一些问题和疑问这没问题,但类似这种决断,还是需要身为公司总经理的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来做。

见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看向了瓦连京马特维延科,张起航也有些好奇会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怎么回答反过来说,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的回答也影响着张起航对双方这次合作的判断。

在华腾工业方面的陪同人员以及伏尔加汽车制造厂的随行人员的注视下,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沉吟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的开口向张起航问道“张先生,我想问一下,在本次的合作当中,这套自动检测系统是必须要引进的吗”

“当然不是”

张起航毫不犹豫的否认了这一点“技术转让是技术转让,只要贵方能够保证将来生产的开月轿车的出厂质量,即便是贵方不采购这套自动检测系统,我们也一样愿意向贵方转让凯越这款车,但是”

说到这里,张起航语气一转,说道“马特维延科先生,也请您理解我们的难住,毕竟贵方之前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表现确实是糟糕了一些。”

听到张起航这么说,瓦连京马特维延科也是不由的叹了口气,却还是点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但对于现在只能算是勉强维持的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来说,7000万美元确实是一笔巨款”

说到这,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沉吟了一下,婉转的表态“这样,我们的合作协议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达成的,我们可以先学习一下贵方此前在没有这套自动检测系统的时候是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的,我想这个技术对于我们而言恐怕更有意义。”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的话音一落,包括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在内的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的其他人也都是情不自禁的点头,觉得自己总经理说的再正确不过了,没错,对于现阶段只能勉强维持的伏尔加汽车而言,相比于花7000万美元引进一套组装工序自动检测系统,还不如琢磨一下华腾集团此前是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的更合适。

听到这话,张起航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欣慰的点头道“当然没问题。”

毕竟,设备是死的,转变思想才最为重要,如果伏尔加汽车制造厂真的想学华腾集团的那套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张起航也绝对不会介意,但问题是,老毛子会舍得对普通工人这么大的让利

反正张起航是不看好。

不看好归不看好,既然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有心想学,张起航自然也不介意。

接下来,双方默契的避开了这个话题,转而关注起了整个总装生产线的运转过程,华腾工业集团这条高度自动化的总装生产线,让老毛子们不由得啧啧称赞虽然老毛子们自己用的家伙什都是老掉牙的,但他们还是识货的,看着那些先进的生产设备,老毛子的眼中那叫一个羡慕。

尤其是到了后面,看着每隔66秒钟就有一辆凯越小汽车从生产线上被人开下来,看的老毛子们震撼无比,甚至还有人不相信,亲自拿着表卡了一下时间,最后不得不承认,张起航此前没有说谎,华腾工业集团的这条总装线的生产节拍就是1分06秒,一点都不带差的。

1分06秒啊,只需要66秒就有一辆小汽车走下生产线,这个现实,看的瓦连京马特维延科、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等人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更是忍不住向张起航问道“张先生,您之前说你们这条生产线是你们华夏自己研发和生产的,那这条生产线的价格应该比国际上的同类型产品便宜吧”

什么意思

在实际上已经放弃了那套自动检测系统之后,老毛子又盯上了这条总装线

这倒是好事

张起航点点头,也没有跟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绕圈子,痛快的说道“这个倒是没错,这条总装线的价格,只有国际同等技术水平汽车总装线的40左右,折合成美元大概是2500万左右的样子。”

2500万美元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愣了一下,忍不住问道“2500万美元,也不便宜啊,我没记错的话,欧洲同类型的汽车总装线,似乎也就比这个价格略高一些,大概3000万美元上下的样子。”

“您说的没错,我们之前也在欧洲和美国考察过,”张起航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我说的这个价格,最大年总装能力35万辆,而欧美同等价格水平的生产线,最大的年总装能力只有不到8万辆,对吧”

35万辆

老毛子们先是倒吸了一口气,但随即,在仔细计算了这个生产节拍之后,他们就不承认,确实是这样,而且这还是按照每天生产20个小时来计算的。

而欧洲那边的情况,他们也清楚,自己之前了解过的那条价值2800万美元的生产线,确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