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笑着说:“老杨啊,我何尝不知道,我已经跟他们据理力争很久了,可对方态度强硬,我实在没办法,才说等叶雨泽来定夺,没想到你先来了。”
杨革勇皱着眉头,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
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坚定地说:“赵姐,既然他们这么强势,我们也不能一味退让。但咱们也不能硬来,得想个周全的办法。”
赵玲儿惊奇的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不知道这货咋就知道动脑子了?
赶紧问道:“你有什么主意?”
杨革勇沉思片刻,说:
“我们先收集刘老爷子为北疆建设所做贡献的资料,以及基金设立的初衷,然后找个机会,跟有关部门心平气和地再谈一次,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们明白我们的立场。”
赵玲儿觉得杨革勇的提议有道理,于是两人开始着手准备相关资料。
赵玲儿一直跟刘庆华共事,又都是领导,很快就收集了大量的证言和事迹,详细整理出刘庆华对北疆的深厚情怀以及基金设立的真正目的。经过几天的努力,资料准备得差不多了。
杨革勇和赵玲儿约好了与有关部门再次会面的时间。
会面当天,杨革勇和赵玲儿早早地来到了会议室。对方的人员也按时到达,气氛略显紧张。
杨革勇率先打破沉默,他微笑着说:
“各位领导,我们今天来,是希望能再次探讨一下基金用于水电站项目的问题。我们深知水电站项目利国利民,但我们也希望领导们能了解一下刘庆华老爷子设立这个基金的初衷。”
接着,杨革勇和赵玲儿详细地向对方阐述了刘庆华对北疆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希望基金能用于改善北疆民生、促进北疆发展的遗愿。
他们还展示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和证言,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对方人员静静地听着,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听完杨革勇和赵玲儿的陈述后,一位领导开口说:
“你们说的这些我们也能理解,但水电站项目也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目前资金缺口较大,希望你们能从大局出发,支持这个项目。”
杨革勇诚恳地回应道:“领导,我们非常愿意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但我们认为可以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比如说,我们可以重新集资,把募集到的资金用于水电站项目,而这个基金继续用于北疆的建设,这样既能支持国家项目,又能尊重刘老爷子的遗愿。”
双方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气氛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经过几个小时的协商,对方终于松口,表示会重新考虑这个提议,并在近期给出答复。
杨革勇和赵玲儿对这个结果感到欣慰,虽然还没有最终确定,但至少有了协商的余地。
从会议室出来后,杨革勇和赵玲儿都松了一口气。赵玲儿笑着对杨革勇说:
“老杨,这次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坚持,恐怕这事儿就没这么容易有转机了。”
杨革勇摇摇头:“玲儿,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刘老爷子的遗愿我们一定要守护好,国家的发展也不能忽视。”
在等待答复的这段时间里,杨革勇并没有闲着。他回到军垦城,深入了解当地的发展需求。
与当地政府和居民进行沟通,希望能找到更多切实可行的项目,让基金真正发挥出对北疆建设的推动作用。
他还刘能商讨,在伊犁河的改造中,进一步加大河水的利用率。
与此同时,叶雨泽在波士顿也没有闲着。他一方面关注着国内事情的进展,与杨革勇和赵玲儿保持密切联系。
另一方面,他对自己在米国的业务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规划。
他意识到,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自己在美国的布局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支持国内的发展。
几天过去了,有关部门终于给出了答复。他们经过慎重考虑,同意了杨革勇提出的折中的方案。
重新设立一个基金,这个基金用于水电站项目,这个基金是有偿使用。
而刘庆华继续用于北疆的建设和发展。这个消息让杨革勇和赵玲儿都非常高兴,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杨革勇和赵玲儿迅速回到波士顿,和叶风商量这件事儿。
毕竟水电站项目是盈利的,而目前国家缺乏资金,兄弟投行完全可以成立一个基金发售。
叶风马上答应了这个要求,立即着手这件事儿的实施。
外资对于华夏的投资并不少,毕竟如今的华夏,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几个国家之一。
所以,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当然华夏这边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
而对于北疆的建设项目,他们经过筛选和评估,确定了一系列重点扶持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教育资源改善等方面。
在杨革勇和赵玲儿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