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来到孟亭元家,向门子递出拜帖,帖子具名“晚辈温霄寒”。
等候多时,孟府的下人走来告知“我家大人公务繁忙,无暇待客,特赠这件礼物与孝廉。”
那是一支干枯的芦苇。
柳竹秋看到这支芦苇就知道孟亭元想对她说什么。
孟亭元居家时不喜用鲜花装饰,有时会折一把芦苇回来插瓶。
柳竹秋幼时觉得他这爱好奇怪,询问时孟亭元说芦苇是他最喜欢的植物。
“芦苇生命力强,不择环境,不需照护就能茁壮成长,还有个最大的优点柔韧。你看风暴来时许多高大的树木都倒折断裂,唯独芦苇不会受损。”
柳竹秋不太赞同“芦苇不会被吹折,是因为风一来它就俯身投降,这样不是太没骨气了吗”
孟亭元教导“你刚读过道德经,该知道交易之道,刚者易折。惟有至阴至柔,方可纵横天下。,做人要学会圆滑变通,该认输时就得认输。你呀样样都好,只这生性要强的毛病得收一收,多学学芦苇的柔韧,日后才能免于伤折。”
多年后他又拿这道理来劝说,想让柳竹秋放弃眼前的争端,不能不将这份用心归为爱护。
然而柳竹秋已形成一套独特的人生观,圆滑已运用纯熟,也能见机示弱,适当退让,但某些时候则须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方不失做人的风骨。
她思前想后,如今能帮她递奏折的只有朱昀曦了,他本人不便出面,总能找些途径运作。
红灯挂了两天没见太子音讯,她担心东宫出事了,打听不到消息,不得已直接去观鹤园求见。
陈维远前来接待,柳竹秋更疑,问“陈公公,殿下近来可好”
陈维远胖脸堆满和气“殿下诸事安康,你不用挂念。”
柳竹秋已猜到朱昀曦在避嫌,心顿时凉了半截,但不想放弃希望,试着恳求“陈公公,那柳丹是我青梅竹马的玩伴,他的妻子秋蕙也和我亲如姐妹,我不能让杀害他的人逍遥法外,恳请殿下帮我”
陈维远急忙抬手打断,仿佛她会说出一语成谶的大凶之言,继而苦告“柳大小姐,你的心情我们都理解,可你也得体谅殿下的处境啊。因你连翻生事,陛下已当众对你表示不满,还责备殿下不该亲近小人。这种情形下殿下还怎么帮你呀”
柳竹秋无言以对,首次在他跟前流露困窘。
陈维远苦口婆心开导“有道是家有千金,坐不垂堂,殿下乃国之储君,更须事事慎微,身为臣下犹恐护持不周,怎能鼓动他身涉险境呢”
臣下无条件为君王死而后已,君王却不必理会臣下的疾苦,这才是帝王家的真实想法。
柳竹秋未再多说什么,很干脆地告辞离去。
陈维远返回东宫,朱昀曦正坐立不宁地等待,听到通报就想冲出门去问话,被云杉捉急劝阻才耐着性子回到椅榻上。
陈维远知道主子心急,一路小跑而来。
朱昀曦命云杉关了门,免去老太监的拜礼流程,催问“你见着柳竹秋了她还好吗”
“都好都好。”
“她何事求见”
“柳大小姐向殿下请安,另外”
“另外什么”
“她好像为了柳丹的案子,有事相求。”
陈维远见朱昀曦表情凝滞,忙说“老奴已跟她解释清楚了,她也就没再往下说。”
贾栋未受应有制裁,朱昀曦知道柳竹秋不会罢手,提防她向自己求助,更恐受人议论,惹恼父皇,是以没有及时回应她的求见。
听了陈维远的话,心中一阵难过,低落道“她可曾埋怨孤”
“殿下,柳大小姐是聪明人,识得大体,怎会怨您呢”
“那她之后说了什么吗”
“她请您保重玉体,别的都没说。”
朱昀曦并非没心没肺的冷血鬼,能够易地而处思考问题。柳竹秋那样精明,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被自己舍身忘死救护的人拒绝,她能不寒心
尽管他还没把她看得高于一切,但至少现阶段来说是不可取代的人物,真不想遭她反感厌恶。
“她想继续跟贾家斗一定需要很多钱,陈维远,你马上送五千两,不一万两银子去给她,就说是孤赏她的。”
侍从们都很吃惊,陈维远说“殿下,搬运这么多银两,会不会太显眼了”
朱昀曦急躁“你不会拿去钱庄兑成银票吗就以你的名义办理,快去”
他催促陈维远动身,待他走后突然多出一个心思,快步走向书案。
云杉打量他要写字,忙上前伺候,被他喝退。
“滚远点,不许看”
小太监退至角落,将视线牢牢固定在脚尖。
朱昀曦须臾写好书信,用火漆密封后命他追上陈维远,将此信一并交给柳竹秋。
柳竹秋收到太子赏赐的银票,拆看密信,见笺纸上只画了一个正圆,中心写着个“月”字。
这是在模仿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