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写起信来倒是琐碎详细。
只可惜,这些已经没什么用了,她已经考过去了,专业也都已经选定了。
接下来叶蕴年便讲起自己的海外生活,看得出,他已经如鱼得水了,毕竟他专业能力强,英语也足足够,国外的礼仪风俗他都了解,自然要比一般留学生强很多。
他特意提到,学校教授要外出洽谈一个项目,他跟着去了,去的是波士顿的128公路,接下来,他用了许多篇幅介绍这128公路,讲了128公路的历史,讲了美国的民用核设施,讲了技术扩散区的概念。
他说那里的教授工程师并不是一直坐在实验室里,他们走出来,成立技术公司,他们不但是教授,还可以是风险投资家,是金融家,他们几十个人的公司在做着中国需要几千人做的事情。
叶蕴年最后道“当我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深刻地感觉到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这甚至不是技术的差距,而是思维的差距,理念的差距。我们和他们的距离,并不是空间,而是时间,我们可能落后足足五十年的光阴。我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大脑遭受了冲击,发生了化学性的变化。”
乌桃静默地看着这封信,尽管有些用语她根本就不懂,就像年幼时的她囫囵吞枣地理解着那部纪录片一样,但她依然领略到了来自世界科技发达先进国家的气息,那几乎是属于另一个时代的气息。
叶蕴年本就应该去那个发达国家接受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这样才不埋没他的天分,才不辜负这个美好的时代。
她继续往下读,他再一次说起对她的思念,盼着她能有机会出国。
他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割裂的,国内和美国处于两个时空,白天时候,我是那个生活在美国的留学生,晚上时候,我会拼命地想念北京,想念你。”
就在信的最后面,他说已经给她寄了一百美元,说让她买一些好吃的,到时候就给大杂院里人说是他买给她的“这样别人就知道,我们依然在一起。”
乌桃的指尖轻轻地触碰过那熟悉的文字。
她从这些文字中看到了他和她的宿命。
他才离开不到半年,已经感觉到割裂了,假以时日,属于美国的那个叶蕴年会逐渐挤压了中国叶蕴年的空间,以后,他终究会发现,那个和他距离了半个地球五十年光阴的乌桃变成了褪色的记忆。
乌桃仔细地将那封信收进了抽屉里,和上一封一起放好。
她想,她会陪着他一起把她忘记。
三月份的时候,已经有人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了。
李镜元是第一个收到的,他报考了北京林业大学,收到了通知书那天,高兴地跑来找乌桃,千恩万谢,还说要请乌桃吃饭。
乌桃看到这样,也挺高兴的,虽然她知道李镜元一定能考上,但亲眼看到了,总归为他高兴,只希望这一世,他能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希望他能守住本心。
刘红玉落榜了,哭得眼睛都红了,听那意思,考不上就要相亲了,她想再考一年,但是家里估计不答应。
她哆嗦着唇,说不知道该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乌桃沉默地听着,并没回答。
她知道刘红玉也不需要别人告诉她怎么办,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她能做的已经做了,有些事别人也帮不了。
王亚湘考上了,考上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乌桃其实早就知道的,本来就该这样,不过听到后,终究是再次想起那纪录片,一切都按照那纪录片中的轨迹进行着。
只是自己,命运应该是已经改变了吧。
又过了几天,孟士萱的录取通知书也到了,她考上了北京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系,这个是好专业,分数甚至比清北都不低,以后毕业了对口单位是国家计委。
国家计委那是什么地方,谁都知道,金光闪闪的单位。
孟士萱高兴得蹦起来,一脸扬眉吐气。
她爸跑来找她,也替她高兴,不过她没太搭理,后来还是她妈生前单位来了,要替她庆祝,说她烈士子女考上了人民大学,这是单位的光荣。
但是乌桃的录取通知书却一直没收到,她多少有些提心,宁妙香一个劲地叨叨,说要不去问问。
乌桃想着,急了没用,反正该来的会来的,所以还是耐心等着。
谁知道过了几天,依然没有,大杂院里大家都暗暗地问起来,也有的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她,潘奶奶更是直接说“乌桃这孩子太实诚了,别人问,她就给人家讲题,结果可倒好,这一个个的都考上了,咱乌桃的录取通知书还没收到呢。”
乌桃虽然心里有谱,但听着这话,当然也不痛快,恰好这天,她收到了邮局的通知,是叶蕴年来自海外的汇款单。
她想着叶蕴年妈妈就在学院路那一块工作,她干脆去一趟清华大学,问问录取工作的情况,之后过去找叶蕴年妈妈,把这汇款单给她,让她自己处理这汇款单吧。
清华大学她以前也没来过,好在大学都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