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和胡贵讨论有关于刘文海婚礼的事,而乡下的胡家人也是在讨论刘文海的婚事。
胡母早就对刘雯有很大的不安,可是没有办法,谁让胡贵是入赘,加上她父母不是一般的凶悍,让老太太也只能是无奈的按住不满。
现在好了,麻烦的刘家二老已经去世了,刘雯是个好欺负的,这点胡母绝对确认。
至于胡贵的话,胡母压根就看不起这个儿子,但凡有点志气的男人,会同意入赘
哪怕因为是家里的关系,让他入赘,可是都已经结婚这么久了,怎么愣是没有把当家权给抢走。
胡母觉得胡贵就是没用,但凡换成其余任意一个儿子,早就把刘家给拿捏在手了。
不过没有关系,马上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插手这事,“这次去参加刘文海婚礼,绝对不能给钱。”
胡母想起上次刘文栋结婚,竟然掏出了一个大红包,一个五元的大红包,可是让她心疼到现在。
总之,等刘文海结婚,她是绝对不会套钱,毕竟两个孩子又不姓胡,掏钱干嘛。
胡父嗯了声,“又不是胡家的子孙,没有必要给。”
“不过,那天我们去喝喜酒的话,总不能空着手去吧。”胡父毕竟好歹还算是要点面子。
这个么,也是拿不住胡母,“我们怎么就会空着两只手去。”
“我们到时候看地里还有啥,弄点去。”
“我们是农村人,收入不能和城里人比,我想胡贵他们应该是会体谅的。”胡母觉得身为晚辈的刘雯他们,不是应该多体谅一二吗
胡父想想也是,“他们懂事的话,就不能挑剔一二。”
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刘雯,是否会愿意请他们去参加婚礼。
毕竟刘文栋的婚礼都喊他们了,没有道理刘文海的婚礼不会邀请他们。
他们心心定定的等着刘雯他们通知,这么一直等到十一月份中。
而在他们各种期待中,总算是看到胡贵骑车带着刘雯的身影。
胡家老夫妻看了半天,就看到只有胡贵夫妻两人,至于小夫妻都没有看到,不由得撇撇嘴。
胡母觉得刘雯这个婆婆是真的没用,都喊不动两个孩子。
不过也好,连儿媳妇都不听话,身为婆婆的她还能搞不定刘雯吗
不是农忙的季节,在太阳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围在村口聊天,因为这里的人多。
胡父看到胡贵夫妻,第一个就看向他们的车龙头,发现都没有多少东西,不由的很是不满。
刘雯知道原主一直大包小包的过来,养大了胡家人的胃口。
对不起,从现在开始,他们要适应就是这样的待遇。
刘雯从车龙头上取下东西,“爸,这是托人给你带的烟叶,质量比以前好。”
胡母等了半天,发现竟然没有她的东西,“没有我的”
这让胡母很是不开心呢,不明白怎么就没有她的东西。
“妈,小海的婚事刚办好,可是花了不少钱,所以孝敬也少了。”
“不过,毕竟胡贵是入赘的,平时我们就只要和出嫁女一样的孝敬就成。”
刘雯可是打听过村里出嫁女逢年过节给娘家父母的节礼,不是嫌弃没有她的东西吗
以后啊,东西会更少,而且就是在村口点开,不要想着在村里说胡贵这个儿子是如何不孝顺。
本来看到胡贵夫妻,难得一次回来一趟,竟然就带了这么点东西,是有不满的。
可是听到刘雯提起胡贵是赘婿,村里人才想起,胡贵哪怕平时每次回来,都会带上不少东西。
都不能掩盖他就是一个赘婿的事实,也就是说他只要稍微拿点东西就成。
胡母没有想到她也就稍微抱怨了下,刘雯竟然这么不给面子,“你,你。。”
刘雯笑眯眯的看向胡母,“我说错了吗”
“妈,你娶媳妇,多多少少都是给聘礼,都是准备婚房。”
“可是我和胡贵在一起,是我家准备婚房,是我家给你家聘礼。”
“不就是等于你家嫁女儿,我每次回来都是初二。”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
“我也见过大姐他们每次回家带的东西,以前我是想着,我父母还在,他们可以补贴一二,你们是胡贵的父母。”
“可我父母去世了,他们不能补贴我,小海结婚也是花了不少钱。”
“我们现在钱不是太多,也只能节约一二。”刘雯各种有理有据。
胡母听着刘雯这话,说的那是一个可怜,这可是把她给气的半死。
“你怎么会没钱,你可是城里人,你是有工资拿。”
围观的人都纷纷点头称是,对啊,城里人都是吃皇粮的,每月都是有钱拿的,而他们也就是年底分红的时候,才有部分钱拿。
“是啊,我们是有钱拿,每月都有工资。”
“可是我们吃的喝的用都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