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三急啊,可也不敢说不让去了,不让去留地里干啥。家里的地人手够种了,现就是缺钱,听栓子的话,这要是不去那就送回来,人家不缺人用的。
于是连忙收拾了家里山货,不管咋说先过去看看,不成了给大老爷磕头。其他俩兄弟一看也跟上了。
头没让磕。顾兆又不是有特殊癖好,专门喜欢看人给他下跪磕头的,一看有磕头那预兆先给拉起来了,有啥话好好说。
一听缘由。
黎周周说“昭州是远,生意买卖还不知道做的如何,本来都不想要人手了,三位舅舅也看到了,家买了人,干活的人都有。”先是下了苏家三位舅舅的话,见人腰低了一截,话锋一转,说“一年十五两肯定是不了,先给渝哥儿和石毅一年十两的工钱,先结了五年的如何”
这就是五十两啊
苏家大房三房本来都急的不成快哭了,这会峰回路转,成了喜极而泣,脑子糊涂,算么帐,当即同意。
原先一年孩子捎回来十五两,现少了五两也没人意了,比一钱到不了手好吧。当即是感恩戴德的拿了五年的银钱。
三位舅舅拿的山货也做了,请了三位吃了饭,歇了一晚黎家院子以前黎周周坐月子时侧屋粮库砌的大炕派上用场了。
顾兆知道周周肯定不会克扣俩孩子,这么给苏家人说,拿银子解决了麻烦,五十两村里盖屋买地娶媳妇都够够的了,断了这俩家对苏佳渝苏石毅钱包的惦记巴望了。
以后发的工钱,都是俩小孩自的了。
第二天送走了苏家人,村里又留了一天,黎家收拾好了发。
这次是一路没停,直往昭州。
七月初,达到了昭州边界。
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