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整立即拱手抱拳“陛下,臣这十万大军一定会牢牢守护大同府,不让蒙古铁骑南下。”
赵诵注视着刘整“那就有劳刘将军了。”
赵诵欣赏的就是刘整的这种气势,在整个西部防线中,大同府可以算是现在最富庶的地方。
大同可是燕京城的西北门户,是军事重镇,北方游牧民族基本会从这里大举入侵。
所以刘整的压力可想而知非常的大。
就在这个时候,赵诵得到了吕文德那边的消息,吕文德此时正和蒙古地方军队厮杀的非常惨烈,黑炭军伤亡了不少。
刘整同样得到了消息,他建议从大同这边调集兵马支援吕文德。
但赵诵并没有从刘整这边调集兵马。
于是他下令从关中地区调派两万兵马北上援助吕文德。
毕竟大同位于边关,这里不能缺少兵马。
而关中是内防线,河套是外防线。
河套若是失去了,关中将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离开大同之后,赵诵立马去了河套吕文德那边。
吕文德此时正在前方攻打西夏故地,收到朝廷派来的兵马之后快速恢复了元气。
之后几日吕文德成功向西北进军,击退了蒙古人的进攻。
紧接着吕文德又收到皇帝亲自巡边河套的消息。
一方面他希望现在回到河套,这可是和皇帝亲近邀功的机会,吕文德自然不希望错过。
但另一方面,他不想放弃眼前攻下整个西夏故地的机会,毕竟马上就要胜券在握了,要是在这个时候班师回河套,机会就会稍纵即逝,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收回西夏故地呢。
两相抉择之下,吕文德不知道怎么办。
正当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的时候,忽然间收到皇帝的密函,原来皇帝让他继续征战西北,不用去河套面圣。
吕文德这时才放下心来,完全将心思放在了攻城略地上面。
此时他的兵锋向西,收复了不少失地。
不久之后,赵诵终于来到了河套平原的前套。
这里曾是九原郡,在这里种植了不少的小麦。
小麦在原野上绿油油一片,非常可爱,在不久之后就会成为宋军的军粮。
离开前套之后,赵诵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了后套平原。
此处就是位于黄河几字形的位置。
在这里有不少洼地和平原。
马儿更适合在偏寒冷的地方生长,这里水草丰美,是养马的宝地。
历史上游牧民族占领此地,骑兵有马匹供应,随时可挥兵南下,赵诵命吕文德重新占领此地,就是让他们断了念头,同时大宋也可以在此地养马,给大宋一块不错的养马场。
当赵诵来到这里之后,就看到吕师奎以及他的士兵们正在放马放牛,其中很大一部分牛羊是从那些蒙古的散乱部族里面抢来的,现在养在这里的牛羊差不多加起来有五千多头。
虽然离朝廷的目标非常远。
但现在已经迈出了一小步了。
吕师奎听闻皇帝来了此地,连忙赶来接驾。
他将这半年来在河套地区的情况向皇帝禀告。
赵诵得知情况后则是夸赞吕家对朝廷的功绩,希望吕家能为朝廷做更多的贡献。
吕师奎接着带赵诵等人来到了阴山的南侧。
赵诵看到这里有一大片的冲击平原,土壤肥沃,但降水量偏少,不过黄河却在这里形成南河与北河,给这里补给了大量的水分。
吕师奎命人在这里开垦田地,种植了不少的小麦和玉米。
此时地里到处都是长得很高的农作物。
望过去一片绿油油的景象。
看样子再过不久,这些庄稼就可以收割了。
吕师奎接着给皇帝禀告他们吕家在这里正在修建城池,等城池修建好后,这里就会成为塞上的军事堡垒,保证中原以及关中平原不受到骑兵的威胁。
赵诵不禁想到在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般通过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和燕云十六州突袭中原。
河西走廊非常接近关中,而且地势平坦,便于骑兵突袭。
而河套平原一旦被攻占,骑兵就可轻易杀到中原核心地带。
从匈奴之后,外敌一方也出现了向东迁移的趋势,现在忽必烈就将都城定在了开平城。
而开平城和燕京离得也很近。
两地相距六百里的样子。
赵诵打算日后迁都燕京,所在现在营建燕京,日后重点防御也转向燕云十六州这边。
吕师奎他们继续牧马,给朝廷训练骑兵。
而赵诵一行人在离开这里之后,沿着黄河而上来到了西套。
这里位于贺兰山的东侧。
黄河从贺兰山的东侧经过。
流向趋于平缓。
东面是一大片平原。
在平缓的河面上,有牧民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