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两国结盟中的真假(1 / 2)

打搅南宋 冯妙指 2662 字 2022-04-14

感谢诸位支持

史天泽拱手说“陛下,臣以为此事稍后再议,宋使远道而来,不如先下去歇息。”

忽必烈看着史天泽“就依史老将军的意思。”

“此事事关两国结盟,还请大汗早日告知臣下。”

刘平知道忽必烈会在土地问题上纠结、愤怒,这一点是个正常人都明白的道理。

“臣就先下去了。”

于是刘平告退,他在开平城内可是还有其他的任务的。

散朝之后,忽必烈与诸位大臣在议事堂内讨论关于盟约之事。

张柔说“此番宋使北上,来的可真是时候啊,陛下不觉得有蹊跷么”

“蹊跷,自然有,姚相的书信都没收到,这宋人就直奔开平了。”

“可能是姚相那边太忙了的缘故。”

“算了,此事就不讨论了。”

忽必烈立马将话题拉回正题上来,他继续问站着的众人。

“宋国要互市,诸位怎么看”

张柔率先说“陛下,两国互市,可以将我国的皮革、牛羊换到宋国,再从宋国换食盐、铁器、丝绸,布匹等,为朝廷巨额收入,解决军费之需,此事百利而无一害,陛下若要施行内政,就必须先稳定汉地。”

忽必烈明白蒙宋两国互市的意义,听了众人解释之后,他也明白两国互市对蒙古来说有着巨大的收获,于是就说“两国互市就这么定了,至于要交易什么,这个日后慢慢说。”

接着忽必烈与张柔他们讨论租借港口的问题。

宋国要租借登州港口这个提议实在有些超前,在史书记载中也是史无前例。

李兴说“宋人若要租借登州港口,就必须先缴纳一些钱粮布匹,陛下派朝中大臣去港口监督就可以。”

张布说“不过我觉得九十九年会不会太长了,可以缩短至十年。”

史天泽自信满满说道“时间不是问题,而且登州现在李璮手中,我们可以从宋国那里收到好处,何乐而无为呢再说我大蒙古国兵强马壮,为何惧怕宋人呢。”

“老将军说的没错,我们切莫妄自菲薄。”

“去年那一仗诸位还记得么”

“去年只是意外,宋国只是侥幸胜了。”

“一时的失利不算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不是么”

“”

忽必烈听了脸色有些微微颤抖,他不希望在朝堂上听到这种言论,即便去年失败了又如何,他现在已经吸取了教训。

而且这种事情心里知道了就行,又何必说出来呢。

这不是扰乱人心么

忽必烈为了振奋、激励他的文臣武将,于是意气风发说“我大蒙古国乃成吉思汗所创,经过西征南征才到达如今的地步,我大蒙古国仍旧骁勇善战的,等朕战胜阿里不哥,夺回漠北王廷,朕就安排南征事宜,诸位也要牢记前事。”

“陛下说的没错”

张柔他们想起了往事。

当年蒙古不过就是漠北的一个小小的部落而已,如今成为了庞然大物。

去年南征,他们金莲川的谋臣本就不太同意。

因为时间太仓促了,而且汉地这边还需要推行一系列的新政,比如人才的招揽、百姓的安定、开垦土地种植等。

光是内政就需要给十年工夫。

而且这些幕僚认为,汉地巩固之后才能南征。

但就是因为蒙哥汗太仓促备战了,整个南征计划才失败,加上蒙古内部不太团结

一切的一切就是因为整个蒙古内部出了问题。

不过在忽必烈这边问题不大。

因为他们的陛下,亲近汉人,团结汉人,用汉人的政策治理汉地。

正是他们期望与拥护的。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忽必烈内心已经慢慢发生了变化。

忽必烈想了想登州的现状。不过就是一个港口而已,又不是割地,它还在我蒙古人手中,而且治理内政需要大量的钱粮。

“朕意已决,租借港口一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陛下英明,我户部今年又增收了。”

“来日方长,日后整个宋国都是我大蒙古国的,只要给朕十年时间,我定能平定天下”

“当年周世宗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陛下神武雄略,十年绰绰有余了。”

忽必烈听了有些不高兴,将他比作周世宗有些不恰当,毕竟周世宗是早死的命,而他忽必烈将会长命百岁、万寿无疆。

不过因为这话是一个武将说的,所以想了想并没生气。

现在他的重心是先平定阿里不哥的叛乱,然后在汉地推广新政。

“租借登州一事,就交给阿合马了,我会写信给李璮,和他说明此事。”

阿合马本来打算去燕京城复命,没想到忽必烈又任命了他另外一件事情。

阿合马欣然接受,他在开平如坐针毡,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