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把孩子委托给威伯特抚养,岂料并未婚配的威伯特鲁莽地提出婚姻。在短暂的震惊后,聪明的伊塔审时度势,最后狠下心来:“只要教会承认。”
不过轻狂的威伯特正处于人生巅峰,教会同意需要走个流程,那其实他能等的?在嫂子松口后,他当晚就取代了死去哥哥的地位。伊塔没有办法,半推半就的接受了事实,于是对于威伯特,大侄子哥赫尼尔摇身一变也就成了养子。如此一来哥赫尼尔丧失了爵位继承权,除非伊塔在未来人生岁月里无法为威伯特生育至少一个健康的男孩。
所以,他在河对岸的雷泽城待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料理父兄后世实则仅用了一天时间,剩下的日子都在和嫂子凑在一起。他毕竟二十出头力大如牛,参与巴黎之战、去过兰斯见证加冕,还在决战中杀了布列塔尼军五千人,傲慢的青年确实有骄傲的资本。
固然有很多吹牛成分,伊塔听得愣神,她实在想不到那个被老兰伯特派去外地打仗的小儿子竟是盖世英雄,然后觉得自己现在的行为并不算可耻了。
一周之后,威伯特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南特城。
雷格拉夫与布鲁诺对那小子在雷泽城做了什么心知肚明,实在不能说那家伙光明磊落,可以作为军事盟友,真的不能深交。
在此期间,隐藏身份的诺米诺伊已经告知雷格拉夫有关赫伯格伯国的事情。他提到了瓦纳斯城,以及城外的巨大环形海湾莫尔比昂湾。
原来,在很久以前,罗马军队沿着海岸线北上,通过卢瓦尔河后就开始进入布列塔尼半岛,顺势就抵达了莫尔比昂湾。在高卢语言里,它是“小海”之意,海湾只有一个狭小进出口,内部是巨大的“咸水湖”,整体近乎一个潟湖。
它是非常好的船队泊地,罗马军团的三桨座战舰带着大量士兵进驻,一如很多城市起源于罗马军营,瓦纳斯城也就拔地而起了。
罗马帝国征服了当地的高卢人,不愿被征服者渡海逃到不列颠,与更早移民的近亲融为一体。结果五百年后,在岛上的高卢人被盎格鲁-萨克森移民不断攻击又逃回了欧陆。
布列塔尼人都是罗马化的凯尔特人,他们的大移民与法兰克墨洛温王朝扩张战争同时发生,双方解除就有了非常尖锐的矛盾,实力不济的布列塔尼时而臣服时而反叛复国。
原本布列塔尼人已经占领了瓦纳斯,但到了“矮子”丕平主政法兰克,他带兵杀来又占领的瓦纳斯。
瓦纳斯与南特并不远,通过勒东的桥梁即可连接,罗马帝国为两地修造了专门的道路,以至于法兰克骑兵可以快马杀到。每一次布列塔尼人想谋反,法兰克骑兵都沿着这条路进军。
瓦纳斯城是很重要的驻军地,长期以来也归南特伯国管理。然而南特陷入爵位争夺战后,难以调停的“虔诚者”路易干脆命令雷诺另起炉灶,于是以瓦纳斯城为核心的赫伯格伯国突然出现。该伯国的存在即恶心了布列塔尼,也恶心了南特,雷诺其人的存在就为了牵制,这样南特不能做大,布列塔尼如芒在背。
于是按照诺米诺伊的说法,只要占领与摧毁瓦纳斯城,雷诺活着也与死了无异。那家伙胆敢逃到布列塔尼,当地贵族均有权杀了他。毕竟当初结盟的时候雷诺只与自己结盟,大部分贵族不承认却也没有立刻否认。广大布列塔尼贵族对雷诺之流始终是不欢迎的态度。
至于莫尔比昂湾,以布列塔尼人的航海能力,想要划船行动是痴心妄想。尤其是在冬季展开行动,海洋会变得狂躁,除非是诺曼人的龙头战船,才可能顶住大海波涛。
其实诺米诺伊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他早就想除掉雷诺,奈何瓦纳斯城易守难攻。所以寄希望于和雷诺谈判,助其取得爵位后,按照条约布列塔尼兵不血刃拿回丧失近百年的瓦纳斯城。
现在雷诺一定逃了回去,两军想灭亡雷诺势必要强攻瓦纳斯城,布列塔尼军若能打攻城战早就做了,似乎麦西亚军很懂如何攻城。
诺米诺伊竭力强调莫尔比昂湾,就是为了引起雷格拉夫的思考。
果然,雷格拉夫捏着下巴,思考起船队强袭的经典维京海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