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42年春天之前,相对还算平稳的中国战场,国际战争形势其实发生了令山城政府最欣喜的变化。
先是在1941年12月,伴随着日本人在东南亚战场的节节胜利,欲望日趋膨胀的日本帝国终于再也难以抑制对整个太平洋的野心,而拥有强大海军和工业实力的米国正是他们期望称霸太平洋的拦路石。
虽然经过日本国内评估,认为米国的工业产力是日本的几十倍,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的,但米国也有极为明显的短板。
首先是陆军方面,由于米国位于北美洲,两面靠海,有着太平洋和大西洋给他做天然屏障,远离欧洲的政治漩涡,偏安一隅,附近并没有对它有威胁的对手,所以当时米国军队并不多。
此时的米国陆军从兵力上来讲简直就是惨不忍睹,仅仅拥有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人数仅仅10万人,坦克数量也只有三百多辆,就这渣渣水平,来中国都能被贫穷落后的中国军队按在地上摩擦。
反观日本,此时拥有着百余个师团,现役总兵力是米国的20多倍,而且许多都经历过战争,不说常胜之师吧!碾压十万米国牛仔那简直是手拿把掐。
海军方面,米国人虽然拥有当时世界第二强的海军,军舰吨位达到143万吨,拥有着8艘航空母舰,但米国还要兼顾欧洲和印度洋,能用来对付日本的只有太平洋舰队,而1941年的米国太平洋舰队只有3艘航空母舰。
日本海军在二战爆发前共有6艘主力重型航母,这6艘航母分别是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因为日本一直专注于航母研发,二战前期日本航母在质量上明显优于米国航母。
特别是翔鹤号和瑞鹤号,该型航母的满载排水量超过33万吨,是当时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航母之一。
拥有16万匹马力的大功率发动机,翔鹤级航母航速更高,能够超过34节,还能搭载80架舰载机。
而海陆两军所拥有的战机,更是高达数千架,海陆空实现了对米国人的全面碾压,赌性极重的日本人在这个时候如果不选择赌一把国运,那才是咄咄怪事了。
但这些,傲慢的米国人可不会这么认为,在米国人眼里,不管中国还是日本,都是极度落后的东方,不管是南亚、东亚或是东南亚,都是他们获取财富的地方。
尤其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靠着买军火发了大财的米国连欧洲诸国都不怎么放在眼里,更何况是这些来自东方的低等文明呢?
哪怕是唐刀在1941年下半年尤其是11月的时候通过劳拉给史迪威将军进行示警,让他们一定要小心疯狂的日本人。
时任米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金梅尔上将还是很认真的听取了史迪威从中国获得的情报,将此情况向米军高层做出汇报,并做出了一定部署,包括将企业号航母战斗群派至威客岛区域,为威客岛区域增加驻军人数,将列克星敦号航母战斗群派往中途岛区域,以运输足够数量的轰炸机和弹药,在珍珠港海军基地也临时增加了岸上炮台和防空火炮
但这些并不足以阻挡已经疯狂的日本,也不足以弥补投入6艘航母和350架轰炸机近乎倾尽全力的日本海军的袭击。
“虎!虎!虎!”的电波在1941年12月7日这天于太平洋上空如期而至,跨越3500海里的日本海军舰队用冲天的火光狠狠教训了傲慢的米国牛仔。
日本人在这场袭击中赢得了巨大胜利,以损失一艘巡洋舰和百架飞机位代价,击沉米国太平洋舰队19艘战舰并重创20艘,击毁击伤300余架米国战机。
而这还是米国人提高警惕后的结果,不是岸上临时搭建的10个炮台拼命开火,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曾经时空中的0比40。
但日本巨大的胜利背后依然存在着极大的隐患,米国太平洋舰队的战斗核心三艘航母依然完好无损。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位于港口附近的一个存贮着450万吨重油的油库竟然完好无损。
这一切均拜日本海军所赐。日本海军在完成前两波攻击后,目标定位船坞和油库的第三波攻击也已经准备就绪,但却在行动之前被突然叫停。
日本突击舰队指挥官南云忠一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得过于小心翼翼,他始终对突然“消失”的米军航母心存担忧。他认为帝国海军已经赢得了一次全面的胜利,但是位置已经暴露,极易遭受到米军航母及潜艇的报复性打击,因此没有必要再为扩大胜果而承担更大的风险。
这看似见好就收万无一失的举动,却被未来的战史研究者们认为,日本错失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他们原本有着超过百分之五十赢得这场战争的可能性的。
日军只需炸毁那个450万吨的巨大油库,就能彻底将珍珠港化为焦土。届时,米军将只能后撤到3500公里外的圣迭戈去,丧失掉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而那时广阔太平洋上,再无一支海军力量可以与日本海军匹敌。
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中国将再也无法获得来自米国的军援,从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