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院仍是天下学子挤破脑袋都想进来的地方,因为朝中重臣多是从翰林院走出去的。
一进翰林院,蒋重锦就觉得翰林院的同僚有点不对劲。
尤其在知道他是谁之后,那些同僚看他的眼神似乎隐隐带有敌意。
翰林院是清贵之地,是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事。
当天,试读学士就让蒋重锦去给一名幼年皇子单独授课。
蒋重锦去了后,才得知那十八皇子是幼年皇子中最调皮捣蛋的一个。
好不容易应付完这位皇子,回到翰林院用了午膳,下午,他就在自个的书案前看书写字。
像他这个身份,没有单独的书案,而是和五个同僚共用一张宽大的花梨六仙桌。
蒋重锦才写字不久,翰林院就有个同僚被人抬回来了。
“唉哟哎哟喂”那名被抬回来的同僚正痛苦地叫喊。
那人蒋重锦认识,正是今年的探花郎。
不过,探花郎没在厅堂呆多久,就被抬到后院的房间去了。
不多时,试读学士就把众人召在一起商议事情,“皇上想听人念书,咱们翰林院得派个人去龙渊殿念书,有谁想去啊”
此话一出,众人低垂着头,没一人搭腔。
这要是放到平时,大家抢着去皇上跟前当差,露脸。
可近日西部在打仗,皇上因此心情烦闷,容易动怒。
这几日,皇上不但常罚奴才,就连他们翰林院也没少遭殃。
今儿去给皇上念书的,愣是被遣回来三个了。
最后这一个,就是刚刚被打了二十大板的探花郎。
皇上越是这样,众人就越是紧张万分,然后就越容易出错,自然就会挨罚。
这个时候,谁也不想往皇上枪口上撞。
见没人说话,蒋重锦心知此事不简单,也低着不说话。
然而下一刻,就听试读学士说“蒋重锦,就你去给皇上念书吧”
蒋重锦再次感受到来自翰林院上峰的敌意。
明知皇上心情不好,还点名让他前去,这不是刻意针对,又是什么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蒋重锦带着书本进宫,去了皇帝寝宫。
到了龙渊殿,有太监领着他进了后殿书房。
一进殿,就见建元帝靠坐在龙椅上写字。
蒋重锦行至殿堂中间,朝建元帝行了叩拜大礼,“微臣蒋重锦拜见皇上。”
皇帝没搭理他,而是皇帝身边的蔡玉春尖声说“蒋大人找个位置坐下,直接念论语便是。”
蒋重锦起身,在屋里找了张椅子坐下,便开始念书了。
在他念书时,建元帝坐姿随意,一声不吭。
直到他念了将近十页书,在翻书时停顿了一下,上首的帝王终于说话了。
建元帝“这次东梁和西夏打仗,你觉得谁会赢”
蒋重锦一开始以为皇帝在问别人,抬头一看,皇帝正看着他。
没想到皇帝性情如此古怪,要么不说话,一开口便是和念书毫无关系的犀利问题。
蔡玉春睨了眼蒋重锦,也不知这位的回答能不能让皇上满意。
反正今儿皇上问了三个翰林院的了,一个回答不知道的,再一个回答东梁国赢的,都没让皇上满意,被皇上叫人叉出去了。
还有那个探花郎,吓得支支吾吾,皇上直接轰出去让打了板子。
“”既然皇帝问了,蒋重锦心知无法逃避,也不能敷衍了事。
他想了想,才道“若是皇上允许,微臣想给西部的将士们算上一卦。”
“你会算卦”建元帝挑眉,显然有些出乎意料。
最近几年身体旧疾频频复发,他便开始求仙问道,极度相信玄学,对蒋重锦的说法颇感兴趣。
蒋重锦“微臣的祖父颇懂玄学,微臣自幼跟着祖父学习玄学,对此略懂一二。”
“既如此,你便给十万羽林军算上一卦罢”建元帝准了,还命人找来八卦图、铜钱等工具。
蒋重锦先是将八卦图摆好,接着往空中抛了一把铜钱
良久后,他算出了结果。
不过,他没直接说出结果,而是神神叨叨地说“此去西夏征战场,旌旗十万斩阎罗,胜败乃兵家常事,十万将士必大损,待到春暖花开时,羽林军终将大胜”
建元帝听说将士大损,登时脸色就不对了。
直到听见最后一句,面上一喜,不放心地追问“你的意思是十万御林军虽然会大受损失,但最后能大获全胜,是吗”
“皇上,天机不可泄露,今儿就到这吧”蒋重锦说什么都不肯再多说了。
建元帝知道的,像这些玄门弟子,怕泄露天机遭到反噬。
为了保住性命,他们会用隐晦的手段,或是诗歌表达出来,要不就是神神叨叨反正不会直接说出来。
因此,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