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婚姻之事(1 / 2)

一品俏农妃 梨花白 2391 字 2022-04-13

出了正月,天气就不似先前那般寒冷,二月二吃完春饼,大地便渐渐复苏,有那向阳的地方,从山坡上缝隙中,逐渐渗出点绿意。

二月苏家却有一件大事,从小就在私塾中开蒙,之后又在县学里念了四五年的书,终于这一天,苏云海苏云阳哥俩要下场参加县试了。

县试又称童子试,通过县试之后,才会被称为童生,取得进一步参加府试的资格。

“所以若是你们哥俩通过县试,便是时常说的秀才了”

姐妹四个坐在炕上嗑着瓜子,柳氏和王氏则帮闫氏打点哥俩考试的行装。

其实也没什么,县试就在大兴县,也不似府试院试要去京城考三天,只需准备一天的食水,再备齐笔墨纸砚,添两件厚衣裳就行。“

“不是呢。”

苏云海嘴里叼根麻花啃着“县试通过后,还要参加府试和院试,那两个也通过了,才能叫秀才。”

苏明亮在炕头坐着,此时也满怀希翼问道“是不是做了秀才,就可以往家里领米粮了”

苏义山看了苏挽秋一眼,嘟囔道“爹,咱们家如今还愁吃的么你还惦记着那点米粮。”

“怎么能叫一点”苏明亮正色道“我听你六叔说过,秀才领的米粮可不少呢,有那家里穷的,做了秀才,这米粮足够一家吃用不说,还能有结余,去换些别的东西。”

给闫氏等人打下手的苏云阳笑道“爷爷,那个得是廪生才能领米粮,只是秀才一个名头不行的。廪生就是府试排名最前的几个,也不容易。”

“这样啊。”苏明亮有些失望,苏挽冬问道“三哥,大哥,那你们将来能不能做廪生”

一句话问倒了哥俩,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该怎么回答四妹的问题。忽见里屋门帘一挑,苏明江走出来,淡淡道“云阳学问不错,做个廪生应该不成问题。至于云海”

他瞥了苏云海一眼,见对方脖子一缩,便摇头道“云海就算了,他要考上秀才,还不知要几年呢。”

“啊”苏义山和闫氏是不懂这些的,闻言不由吃了一惊,闫氏呐呐道“云阳倒还不急,云海可是等不得,他过了年就二十岁,合该议亲了,还指望着他能考个秀才,如此议亲时还有些资本。”

苏明江摇摇头“我说你们怎么不着急云海的婚事,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劝你们趁早歇了心思,若定要他考取功名,也得成家后,还得他自己用心苦读,或许有朝一日开窍了也未可知。若说没有功名就不成家,呵呵”

后面的话没明说,但谁都知道他的意思。

苏义山和闫氏脸色都有些不好看,苏明亮想说些什么,终是欲言又止,转头看着苏挽秋问道“三丫头,你说呢”

“咳咳咳”苏挽秋让瓜子呛得咳嗽起来,赶紧喝了口水,方惊讶道“我说什么大哥的婚事哪有我说话的份儿,自然要看大伯和大伯娘怎么想。”

苏义山没好气道“平日里不是总嚷嚷着要当家做主吗这会儿真叫你做主,你倒推脱起来。“

苏挽秋都气笑了“怎么大伯这时候承认我当家做主的地位了只是即便我当家了,婚姻那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听说谁家孩子的婚事是家主拿主意的,要这样,你也该问爷爷才对。”

“叫我说,既然你六叔都下断言,云海几年内考不上秀才,那就别耽误了孩子婚事。归根结底,咱们不就是个庄户人家吗有几亩地,家里有点盈余,这就比大多数人家强多了,仔细踅摸,找个家境殷实,勤快能干的姑娘,还是不难的。”

苏义山眉头拧成个疙瘩,转头厉声问大儿子“你真的要好几年才能考上秀才”

“六叔既然这么说大概总没错吧。”苏云海心里是不服气的,只是想想自己在县学里的成绩,他更不敢下保证。

“那还念这个书做什么趁早回家种地吧。”苏义山赌气冷哼“回头给你找一房媳妇,也别管美丑家世了,只要勤快能干,能伺候家里人就行。”

对此苏挽秋是有意见的,凭什么人家嫁过来,就要勤快能干,伺候你家人不过转念一想这又不是21世纪,此时的主流观念就是如此,女人自己都是这样认为的,她又如何能扭转乾坤只能在新妇进门后多照看些,别让人欺负她。

正想着,那边苏明江又开口了,不悦道“大侄子你这是什么话读书是为了识字明理,增加学识。谁说一定为了考功名你以为像梁阿六那种天纵奇才是萝卜吗随随便便就能种一窝出来。”

梁阿六这名字有点熟悉,是谁来的

苏挽秋努力思索,然后猛地想起,一拍大腿叫道“梁阿六沈元熙说过这人,只是不是说他已经死了吗”

苏明江

一家人纷纷感叹“天纵奇才又如何还不是英年早逝”

“就是就是,可见老话没错,天妒英才啊。”

“这么说来,咱们家孩子还是笨一点好,只要能平平安安的,土里刨食也能活,这日子怎么过还不是过”

苏明江

“你们胡说什么谁说梁阿六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