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日之后,徐昭催得越发急。
拥有了‘记忆’的朱世祯想与妻、子重聚,催促着姚守宁快些将妻儿送回去。
时空之门重新打开,姚家人无声的送姚婉宁离去。
她抱着孩子,依依不舍的看了家里人一眼,最终踏上七百年前的道路。
时空的另一端,朱世祯等到了久候的妻儿,叹息声隔着时空之路传来:我会照顾好他们。
这是他的承诺,想请姚家人放心。
柳氏泪流满面,哭倒在姚翝的怀里。
……
半个月后,姚家正在重建之中,有事可做的柳氏也终于调整好了心情。
她的身体虽说恢复了许多,但毕竟当初险些伤了元气,稍忙一会儿便喘个不停,幸亏她身边有苏妙真在,帮了她不少的忙,使她轻松了很多。
这半日,她计算了修复房舍的费用,又大概预估了一下工期,交待完众人要做的事后,正口干舌躁间,突然一杯清茶递到了她的面前。
她转身回头,便见到苏妙真捧着茶水站在她身后。
“妙真。”柳氏一见苏妙真便露出笑意,接着问:
“守宁呢?你怎么不陪她去耍,反倒来侍候我了。”
“守宁陪外祖父钓鱼去了。”
白陵江水褪后,城中留下不少塘洼、沟渠,水深的地方有鱼,柳并舟近来被许多登门拜访的儒家学子闹得头疼,因此寻了清幽处出门借钓鱼躲避。
昨日郑士说寻到一处清幽之地,很少有人去,今日一大早,柳并舟与姚守宁便出门了。
“哦——”柳氏听了这话,也来了兴致:
“反正此时没什么其他的事,我们也去寻他们。”
她近来因为姚婉宁之事而心情郁结,此时难得开心,苏妙真自然不会不答应。
此时另一边,姚守宁陪同着柳并舟垂钓。
他志不在此,钓了一上午,亦是没什么收获,水桶里只有两三条巴掌大的小鱼,欢快的游来游去。
祖孙俩正说着话,提起这一次灾劫,柳并舟心有余悸,终于说起当日血蚊蛊之事:
“……我那时妄改历史,事后心中惶恐不安,深怕误了大事。”
如果他自己身死倒不足为惧,若因此而毁了前人努力,才是他最害怕的事。
这些话他无人可说,此时唯有面对姚守宁时,才终于可以将心中隐藏多时的秘密告知她。
姚守宁认真倾听,末了笑道:
“外祖父何必多虑呢?我现在倒是觉得,张祖祖提到过的‘人和’概念很有意思。”
所谓‘人和’,便是以人的想法、意志、选择及行为所组成的一切造成的影响,她偏头看向外祖父:
“您在接受了任务的同时也是人,您的选择亦是‘人和’的一种影响。”
她的话令柳并舟心中的心结顿时解开。
个中道理其实他都明白,只是有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简单易懂的道理,仍需要旁人点拨才能清醒。
姚守宁说完之后,又抿了抿唇,眼中现出狡黠之色:
“不过外祖父真是君子。”
“哦?”柳并舟见她神色俏皮,神都城灾劫的阴影褪去后,她的笑容明艳,令人心情都好了许多,他隐约猜到外孙女在打趣他,却故意问:
“你此言何意?”
“古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而外祖父您不止三省,更是因为这一件事反省了数月,可见您品性不输圣人。”
“哈哈哈——”
柳并舟放声大笑,笑声之中,姚守宁也跟着笑道:“我看您今日钓鱼没有收获,可能在其他事情上,另有收获呢。”
“什么收获?”柳并舟好奇道。
“我感觉您会解开一桩多年心结。”姚守宁应了一句。
柳并舟正心中生疑之时,突然听到有熟悉的声音响起:
“爹!守宁!”
是柳氏寻来了。
两祖孙连忙起身,只见远处消瘦了许多的柳氏扶着苏妙真过来,见到两人时,面露笑意。
几人一会面后,柳氏便去看那桶里,见鱼并不多,便半埋怨道:
“您看您这一番白费力气,提了这么多东西,就捞了这么两三条小鱼,不如我拿个竹篓,一下去恐怕捞起比这还多些。”
柳并舟欣喜于女儿身体恢复,但听她念叨,依旧故意露出头疼的神情:
“我钓鱼是闲情,又非为了吃那一点鱼肉……”
“我看您就是钓不了鱼,嘴硬而已。”
两父女斗着嘴,但彼此间的气氛却远较以前更加亲近。
两个少女相视一笑,悄悄离远了些。
待两个晚辈走后,柳氏安静的坐到了父亲身边,看着父亲垂钓,突然双手抱膝,问了一句:
“爹,当年的应天书局上,您到底看到了什么?”
如今的她遭遇了这么多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