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英雄(3 / 5)

远才是国家的根,不是吗

一个国家必须人民都站起来,它才能真正地站起,否则只是被强行拽起的傀儡罢了。

燕定坤听完这番话久久不语,瞳仁微动,似有决意。

他沉默地将双手打开,一只瓢虫得以重见光明,展翅高飞。

下午两点,宁安基地广播响起。

响应广播,熙熙攘攘的人群很快聚集到办事棚前,兴冲冲地看着燕定坤。

“老燕,是不是有水了”

“那今天能多领点水不好歹能赶在庆典前洗把澡,不然人都要馊咯”

昨天下午那是一车车的河水往基地里运啊,大伙儿多多少少都瞧见了,心里的石头都落地。

今天广播一起,让所有人到办事棚集合,他们就猜老燕该说分水的事儿,忙不迭放下手头的活计,一家老小全赶过来。

面对情绪高昂的群众,刘助理首先说明他们最关心的用水问题“大家放心,昨天的取水行动非常成功,我方一共分批运回两百吨河水,经过专家团队的不懈努力,今天上午已经找到确切可行的河水净化方案。根据每人每天25升生活用水的标准,基地目前登记住民不超过五万名,合计一日耗水量为75吨,以我们的方案,目前是足够供应的。”

“所以从下午开始,每个已登记住民都能到水库领取定额的水。假如有人有家庭情况特殊,需要更多份额的水,可以通过审核获得短期有效的限量购水资格。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人们听说有水,只顾着欢欣鼓舞,一时之间没人提问。

“好,那麻烦大家静一下”

刘助理挥臂道“老燕还有几句话想和大家说”

老燕还要说话啊,大伙儿立刻给面子地静了下来。

火球似的太阳,阳光烈得好像能把人剥皮。

燕定坤直面着它,面对满头大汗的男女老少,手里握着一张对折的纸,密密麻麻写着字。

这是办事处一堆智囊团合力草拟的演讲稿,他事先看了两眼,里头全是煽情的言论。

大段大段的排比,痛诉宁安基地的建成有多么不容易,他燕定坤又有多千难万难,这才迫不得已伸手向人民群众借钱。

好比取水行动前的演讲。

政治上的演讲通常带有明确的目的性,遣词造句都有讲究,老练地运用着各种心理学,拿捏着群众们。

燕定坤本该规规矩矩照着稿子念,可他倏然改变主意,没有翻开稿子,便说了一声“大家好。”

大家玩笑似的回应“你也好有水都好”

燕定坤没有笑“今天下午喊你们来,不为别的,就像掏心窝子同你们说几句话,顺带商量一件事。”

“大家都了解我们基地条件差,兵少,子弹少,粮食也少。别人都有房子,有床铺,至少有遮风避雨的去处。但我们只有几顶破帐篷,只有这片荒凉的黄土地,以及无数条大家手缝的被子,往里面塞满棉花、枯草。”

“我恐怕这辈子都难以忘怀,去年冬天我们是如何挤成一团,如何一边发着抖一边拼命往身上刨土的。整个冬天,好几个人合盖一条大被子,谁都不敢动。只因稍稍一动弹,寒风灌进来,说不准身边又有谁双眼一闭便再也睁不开。”

“而年后全国各地都在上报寒潮期间死亡人数,无论哪个基地,数字几乎不及我们一半。”

“足足六万多条性命,仅半个月,全折在那个冬天啊。”

“大雪融化后,仅仅是为了让死者入土为安,都不知费了多少双手、多少根木棍铁锹。”

这之中,有多少是他们的亲人朋友呢

提起这个,下头不少人都回忆起那时的苦痛,无声红了眼圈。

“我燕定坤原也只是个小县城文化局副局长,有幸得你们支持,才有机会与你们一同建立这个基地。哪怕它是全国最穷最苦的一个基地。我一直把这里当家,把这里每一个人都当作我的长辈、我的兄弟姐妹,把孩子们都当做我的亲生儿女。”

“古话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请大家谅解,我正是盼望我们的基地能欣欣向荣,希望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平平安安熬过下一个冬天,才不得不往大家头上浇一盆冷水。”

“人的水是解决了,可在座还有谁还记得那片玉米地呢”

田地不会说话,它没法喊渴,连死亡都是悄无声息的。

若不是燕定坤当众提起,人们连自己的生死都顾之不及,还真想不起这茬。

想想也是那个理,熬过夏天,过了秋又是天寒地冻的冬。要想安稳度过年底,现在加班加点造房子肯定来不及,倒不如多囤点粮食,省得又闹大饥i荒。

有人道“要不就把我们的水匀些给田地吧”

得到诸多附和声“对的,咱们这么多人,一人少喝一口水,都能养活不少地了。”

“大伙听我说,咱有水喝就成什么脸皮头发都不要了,先争取把玉米田给养活”

眼看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着,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