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依赖的是同行这个未婚夫。可她未婚夫没想过她一丁点,各种反思总结做计划。
宗平已经决心要逐渐同他岳父剥离,转而同这位六亲缘淡天煞孤星的五少爷合作。
戚敏说过他运势就非同一般,金子熔也是事业长虹。
他俩一起做事,只要注意些将关系维持好,绝对能发。
不可忽视的也存在发生矛盾的可能,只要多忍耐,发现有问题了或者想法不一致了及时散伙,之后跟他保持距离就完事。
实打实说,谁都希望跟厚道人合伙。
但本性厚道的同时还要有商业头脑有本钱有发财运的太少了,这一年宗平没碰上半个,死拖着等这个完美的合作伙伴显然不明智,于是他做了抉择。
他清楚的记得那天戚敏对金子熔的评价,认为自己可以和对方保持一个友好关系。
就算真的不可避免产生了矛盾,他这边有戚敏给金子熔的独家批命,也算是个把柄,可以用来牵制对方,和平散伙应该不难。金子熔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一点也没关系,多的是人盼着同自己关系不好的倒大霉,他扪心自问也是这种人,用不着五十步笑百步。
直到马车停下来之前宗平都无意识地看着外面同时在心里寻思这些,等进了金府大门他就再也顾不上想了,哪怕上辈子看过深宅大院的电视剧,也去古代宫殿旅游过,真正进了金府感觉还是不通。
之前在岳父家就开过眼界了,那同他们本家的祖传大宅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假如说只有宗平和金小姐过来,他们兴许连大门都不会打开,顶多开个侧门让人进来,因为同行的有金子熔,金子熔是现如今最受金老太爷倚重的一个孙辈,哪怕继承家业的绝不会是他,金家要继续扩张还得要靠他。
在这个家里,他地位超然。
得知是五少爷回来门房立刻开了大门,躬身相迎,金子熔没做什么表情一脸平静进去了,门房活脱脱是热脸贴了冷屁股但不敢有任何看法,还是一派恭顺,只不过在五少爷走过了之后悄悄抬眼打量了一下他带回来的人。
这一下又被老管事逮着,老管事性子好些,看大家都在好奇便提了一嘴“这是海老爷的掌上明珠,这是他家姑爷。”
海老爷
乍一听见还挺懵的,哪来的海老爷
不过很快有人想起来了,五少爷之前出门是往长阳县去,因为旁支一个老爷开的书墨坊忽然有了大起色,那收入老太爷是瞧不上,那个增长却很让人在意他们去的就是海老爷那边吧去了那边,才没过多久就带着人回来,带的还是这两位以五少爷的性子来说,这就是生意大有起色的关键
给大户人家做事的都是人精,经常靠猜也能把事情摸个七七八八,这不,只靠两句简单介绍都猜到宗平不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这些个都在心里记上一笔,小心着别怠慢了。
靠着这,金小姐和宗平这一趟总体还是顺利的。
除了在路途中遭到金子熔的冷待,有些乏味无聊之外,别的都还不错。到地方以后也被热情招待,尤其在得知宗平竟然就是整理出版了小李杜诗选那个之后,他接到的邀约源源不断。金家人好奇他想接触他,接触之后就在与好友往来时提起,使更多人听说横空出世的小李杜爱徒到府城了,宗平猛然间便认识了不少人。
广交朋友是好事情,但也不如宗平想的那样好,在他的幻想中只要来到府城,有个跳板可以接触到那个圈子,他就能通过超凡的才智征服大家,将各种资源吸引到跟前。
实际情况是,被他吸引的更多是爱学或者生性风流的那些人。
譬如读书人,富贵人家不理俗世潇洒度日的少爷,还有如他未婚妻一般轻易就被美好诗词打动的天真小姐。真正称得上是绝佳资源的那些,反而没那么迷他得厉害。
无论是诗词或者字画,这种东西都是看得懂欣赏得了的才会明白其中价值,商户人家多俗人,你别看他们会跟风去搜罗一些古董或者名家字画来,那是充门面用,摆出来脸上有光,实际他真欣赏吗未必。
宗平面对的就是这么个情况。
他的确听了不少恭维话,也结识了不少人,但多数都是富贵闲人那种,一碗茶一场戏摇头晃脑就是一天,他们可以和宗平一起吃茶吃酒谈天说地,他们聊诗文甚至聊女人唯独聊不到生意上去。
很简单,真正欣赏那些诗词的人,有几个身沾铜臭
你看戚敏她爹戚秀才就爱那些诗爱得不行,他是个很纯粹的读书人,一辈子除了在读书就是在教书没干过别的,人生理想都格外高尚。
而同样读过书有些文学基础的戚鸿哪怕也能分辨好赖,却不像当爹的那么痴迷,说到底他的心不在那上面。
宗平陷入了这种怪圈。
他想结交的人对他不太感冒,对他感冒的又对发财的事没有实际帮助。那些人甚至不喜欢总是谈论和钱有关的事情,因为俗。
一开始宗平没意识到问题,直到活跃了小一旬后,才猛然发现自己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