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打开答卷一读,没怎么看懂。
他跟着文哥儿上了挺久的课,故事听了一箩筐,对于夏商周到秦汉唐的历史都了解了不少,只是四书五经这种东西他还没读过,自然不晓得这些内容是什么意思。
朱厚照拿着卷子问杨夫人她们,杨夫人等人也不敢妄自解释,她们读的书与正经读书人读的书到底是不一样的,哪怕私底下看过也怕自己教错了。
朱厚照没法子,只能先把答卷放好,翌日一早派人去内阁盯梢。等出去的人回来禀报说阁臣们都下朝了,他才叫人抬着腰舆送他去内阁找人请教。
这是文哥儿教他的,不懂就问
以前文哥儿就老带他去请教王阁老他们来着
朱厚照跑到阁老们处理政务的地方,外头往来的小吏忙齐齐向他行礼。
朱厚照摆摆手让他们不必多礼,跳下腰舆哒哒哒地往里跑。
等他走进内阁后突然发现王阁老不在里头了,而是多了两个生面孔。
朱厚照眨巴一下眼,往丘濬他们那边瞅了瞅,见丘濬他们也在里头,才确定自己没有走错。
丘濬等人也听到了外头的动静,起身要向朱厚照见礼。
朱厚照立刻把离得最近的丘濬拦住,并让其他人也不用行礼。他记得他小先生和丘阁老最要好了,可不能让眼前这小老头儿把礼行完。
没文哥儿指引,朱厚照一时不知该问谁好,便打算一并问了“孤有问题,想请教诸位”
丘濬道“殿下且问。”
朱厚照立刻把自己揣过来的答卷递给丘濬“孤看不懂,您能给我讲讲吗”
李东阳好奇地看了眼朱厚照手头那叠答卷,凑过去主动问道“能分我一份看看吗”
见朱厚照也好奇地打量着自己,李东阳便给他介绍了一番,说他是文哥儿的三先生,隔壁那个姓谢的就是文哥儿的大先生,还有二先生和四先生不在这儿
谢隔壁那个姓谢的迁“”
没想到他们身在内阁,居然要以文哥儿老师这个身份来自我介绍。
小孩子哪里懂什么阁老尚书哪怕朱厚照和文哥儿玩了许多经营游戏和建设游戏,他对很多东西还是没什么概念的。
知晓李东阳和谢迁都是文哥儿的老师,朱厚照顿时就倍感亲切起来
朱厚照开心地说道“这是小先生的答卷,孤看不懂,就来请教”
他对四书五经没什么兴趣,不过是小先生写的答卷他就有兴趣了
丘濬“”
谢迁“”
李东阳“”
那小子的信都没送到京师,怎地太子就拿到答卷了难道他们陛下还派锦衣卫盯着文哥儿考试
就算文哥儿正好出生在弘治元年的大年初一,又正好是从小名扬京师的小神童,陛下也没必要这么关注吧
丘濬总感觉这么发展下去不太对头,日后那小子不会进佞幸传吧
完了,要发愁的事又多了一件。
丘濬不动声色地把答卷分成四份,大家交换着传看,口中则状似无意地追问“殿下从哪里拿到的答卷”
朱厚照道“父皇给的”
他还满脸骄傲地给丘濬讲了起来,说文哥儿不仅拿了上等,县学那边还把他的答卷张贴出来当范文所以这卷子很多人抄着看的
他小先生,就是厉害
丘濬听着听着竟也骄傲起来。
没错,就是厉害
既然连提学官和县学学官们都认可并且张贴出来了,可见文哥儿这次的上等拿得公平公正,没有人能质疑
等丘濬从这股子莫名骄傲里头回过味来,才发现朱厚照还在等自己讲解。他转过头轻咳一声,才细读起文哥儿的答卷来。
这种科举入门级别的考试自然不会出什么难题怪题,丘濬轻轻松松地把四书义给朱厚照讲了一遍,讲解内容可谓是旁征博引、无所不包
朱厚照睁着一双大眼睛茫然地看着丘濬。
有听没有懂。
丘濬“”
一老一小对视良久,丘濬只能说道“让李学士给你讲讲。”
李东阳本来在旁边听得直乐,只觉丘濬把给文哥儿讲解那一套搬到太子面前来了。
可不是每个小孩都能像文哥儿那样有耐心听的,而且即使他们有耐心听,肯定也听不懂啊
没想到乐着乐着,丘濬居然把讲解的事推给他。
李东阳只能把大家趁着丘濬引经据典的功夫已经传看完的其他答卷收拢到一起,从春秋义给朱厚照讲起。
看到“社稷是养”这道题,李东阳瞥了眼才五岁大的朱厚照,有点犯难了。
光是这国君看上大臣妻子这件事就不太好讲啊
文哥儿这小子明明把五经都学了,怎么偏偏就选了春秋
谁不知道春秋时期什么都混乱得很,孔圣人都痛心疾首地说那时候礼崩乐坏
想想文哥儿都给太子讲过秦晋之好嫁给前夫他叔之类的,李东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