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没”“吃了啥”之类的极有营养的话题。
两人走到太子居处,天已经蒙蒙亮了。
朱厚照的睡眠看起来也很不错,瞧着同样精神奕奕。
瞅见文哥儿来了,朱厚照兴冲冲招呼文哥儿跟他一起走迷宫,两个人踏着晨曦绕来走去,最终在迷宫尽头看到了朱厚照昨天下午营建的四堵小矮墙。
朱厚照一脸骄傲,浑身上下写着一行大字“看看,这就是孤打下的江山”。
文哥儿左瞅右瞅,总觉得这玩意很眼熟。他思来想去,终于想起这是啥玩意了,这不是从前学校组织去博物馆参观,看到过的陶土猪圈吗
陶土猪圈,底下围着泥墙,上头建着厕所,充分展示着古代淳朴的劳动人民是怎么样养猪的集举家之力给猪猪投喂便便
文哥儿用一言难尽的眼神看着朱三岁厚照。
就算你是猪猪,你也不能建这种猪圈啊
吃肥肥草不好吗听起来怪可爱的
朱三岁,我不许你这么埋汰自己
朱厚照看不懂文哥儿复杂的眼神,觉得文哥儿不懂得欣赏自己的杰作,哼唧着问道“不好看吗”
文哥儿道“好看,很好看。”
这叫做活灵活现,高度还原
朱厚照带文哥儿欣赏完他悉心营建的猪圈,又和文哥儿沿着弯弯曲曲的迷宫往回走。
两人回到屋子里相对坐下,朱厚照立刻讲起自己想到的好办法。
考试,给他们考试
谁考得好,谁就当头儿
文哥儿笑眯眯地道“那殿下准备怎么考”
这个问题朱厚照昨天就知道答案了,想也不想就回答“做什么,就考什么”
文哥儿便怂恿朱厚照着手安排一场考试,随手就写出了一份简明扼要的活动方案来
周部族人才选拔考试
候选岗位周部族司空,周部族司徒
考试时间由朱三岁拟定
考试范围由朱三岁拟定
考试地点由朱三岁拟定
主考官朱三岁
副考官王六岁负责打杂
朱厚照没想到还有这种玩法,登时激动地表示必须当这个主考官
不过他有一点儿疑惑,忍不住指着活动方案上的“朱三岁”问“为什么孤是朱三岁”
文哥儿煞有介事地瞎掰“殿下贵为皇太子,我怎么能直接写殿下名讳,不如用朱三岁来代称算了,这个好写”
接着他和朱厚照说起文人墨客的别号文化,诸如一个人一生可以有十几个乃至于几十个别号之类的趣事。
文人墨客不仅大多爱在自己的大作上题写自己的别号,还会标注上自己书写时的日期或年龄,所以咱只要拿岁数当别号,就相当于别号日期二合一,方便又省事
反正他王六岁,已经署名足足两篇文章
要不是老丘坚决不许他在成语词典上用他悉心取出来的别号,他王六岁这个名号说不准已经响彻读书人圈子了
朱厚照听得一愣一愣。
读书人居然是这么臭屁的吗
遇到喜事爱改别号,遇到贵人也爱改别号,连建个新书房都爱改别号
别人有的,他当然也要有
朱厚照当即认认真真点头“孤今年是朱三岁”
文哥儿十分欣慰,便邀朱厚照这位主考官商讨起怎么安排这场人才选拔考试,逐项逐项解决活动方案那一串需要朱厚照来决定的内容。
对于什么时候考试这件事,朱厚照拧着小眉头问“不能今天”
文哥儿道“今天怕是来不及准备,殿下可是还得出考题。何况殿下突然要考,他们都来不及报名,更别提备考了。突击考试要不得,得给大家一点准备时间”他细细地给朱厚照分析了一番,“殿下今儿得拟出一个告示来,安排人给大家宣讲选拔细则。”
对于亲自当主考官选拔人才这件事,朱厚照兴头还是很足的,闻言跃跃欲试地追问“怎么拟”
文哥儿便和他嘀嘀咕咕地商量起来,朱厚照每做好一个决定,他就代朱厚照在纸上填上一样内容。
朱厚照津津有味地在旁边看文哥儿把他的想法写出来,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积极地扯着文哥儿袖子让文哥儿教他认,坚决不当连自己的决定都不认识的文盲宝宝。
光是拟写这么一份告示就差不多花了一早上虽然中途课间休息了好几次。
至于考题什么的,自然是明天再决定了
文哥儿对这个课程进度非常满意。
很不错,这“绵绵瓜瓞”讲个一旬完全不成问题
朱厚照也学得很开心,拿到完整的告示后更是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居然能想出这么多东西
等父皇过来后一定让父皇看看
文哥儿在太子居处蹭了顿饭,心情十分愉悦地踱步出宫去。
明朝的太监不像前朝,他们大多是被安排去读过书识过字的,到了明中后期甚至一度获得了代皇帝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