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小五家的怎么说的不对”
高妃气道“你怎么说的一双眉都吊梢着,不就是笑话小五吗你凭啥笑话小五小五不成亲,就低人一等了”
天地良心,并无此意。小四要是跟小五一般能干,我都要笑醒了萧妃叫起了冤屈“娘娘,要是我有此意,叫我被天打雷劈。回头脸上长疮,一辈子都好不了。”说完又说高妃“谁嫌弃小五我看就你最嫌弃小五。要是你心里不那么想,至于动不动多心吗这天下问问去,谁敢笑话小五。就你这个当娘的恨不能是个男的都行。人家都不能提小五一句,一提你就炸了。你自己心里装着什么,才把人家都想成什么”
高妃面红耳赤,嚎啕大哭“娘娘,臣妾嘴笨,您可得为臣妾做主呀”
都闭嘴不嫌弃丢人呀
皇后转身就走,“都跟我走。”
桐桐都想笑,回头吓唬一排萝卜头,“还不赶紧上学去。”
承鼎起身,催其他人“上课了快进去”
然后站在门口,看着丑八怪一号,丑八怪二号,丑八怪三号依次进去了,才对着娘亲拱手之后,转身走了。
桐桐这才追着皇后一行去了乾元宫。
乾元宫里,萧妃和高妃两人跪着呢,皇后给气的“跑去上书房做什么”
孙子们上学,想过去给孩子们送点点心,也没想进去,只叫下面的人送进去给先生了,等孩子们歇着的时候给孩子们吃的。
也想着在门口说不定能看见孩子们玩耍,就瞧一眼就好。
谁知道两人给碰上了。
然后三两句不对付,谁也不打算忍让,就直接动手了。
萧妃认为,是高氏太敏感了,“小五活的多好呀天下谁不知道五公主小四那没出息的,凭什么跟小五比”
高妃能气死“你外孙抱上了,你自然能那么说可小五呢小五有什么呀”
萧妃都差点气笑了“你还想叫小五有什么你这当娘的别太过分。不行咱俩换换,把小四给你,把小五给我吧我不嫌弃小五不成亲。”
高妃白眼一翻竟是说些屁话。
她抽抽噎噎的,“娘娘,您得管小五呀她不能再这么单着了。”完了又看桐桐“楚恒呀,你跟四郎要管呢别总指着小五干活,不叫小五成亲呀”
小五一脑门子官司,哪里还有工夫成亲生孩子
皇后都懒的费唇舌了,“要么,回寝宫做军鞋去;要么,去山上挖野菜做备灾粮去。二选一,选一个。”
都起身,麻溜的做军鞋去了。
人走了,皇后都笑“丢人就丢人吧哭哭笑笑的,日子好歹不闷着了。要不然,你们真得守孝了。”
看您说的
关于小五是不是成亲的事,皇后一句都不多嘴。
可紧跟着,以小五和萧家的冲突为导火索,党争似乎是露头了。
先是萧家弹劾女官,认为这些女官德行不行被婆母告上了衙门,说是她们忤逆不孝。
因这事事涉家务事,又是女眷之间的事务。
小五找到了苏有吉,跟对方沟通此事。坤部有内查的机构,小五认为,内查之后,由坤部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再请衙门判决。
这便是两个衙门有交叉的地方了。
苏有吉当时没反驳,案子一直叫人去查,却未曾审判。
坤部的速度快的很,调查之后,当时便建议判了一个和,这边叫婆婆要体谅儿媳在外当差的辛苦,那边叫儿媳尽可能的履行为人媳的本分。
没谁赢了,也没输了
可这没赢没输,在很多人看来,还是婆婆输了呀
这不是说婆婆不体谅儿媳妇吗
这不是替儿媳妇辩解吗
敢问,儿媳妇忤逆了,都到了告官的程度了,那这儿媳妇受到惩罚了吗
没有呀
这个案子在坤部给了这样的答复之后,外面本就舆论沸腾,紧跟着传来一个消息,那便是起其中有一婆婆回家去之后,直接上吊了人死了
这还得了百姓中瞬间舆论瞬间更上一层楼。
而这件事有个问题便是,坤部在这件事的处置上,有没有对内部人员的包庇嫌疑呢
比如死了的这个婆婆,真有被虐待。这虐待不是打,也不是不给吃饭,或是叫老人冻着,都不是这种虐待可以说是精神虐待。
这儿媳妇脾气不好,只要在家,就骂不是指桑骂槐的指摘老人,就是骂男人是窝囊废。
就有人在衙门作证“老太太一听到儿媳妇吆喝,就吓的浑身哆嗦。坤部那个女大人走了之后,那儿媳妇还在家里骂老母鸡呢,说是你这老东西,一天天的少了你吃了,还是少了你喝了啥也干不了,事还不少回头就把你剁了下锅冲着老娘叫叫什么叫是条狗还能看家呢你算什么东西”
许多街坊来作证,证明这个儿媳妇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不是个好东西。
苏有吉当场就判了,儿媳不孝属实,逼死婆母,叛了一个斩监候。
小五不得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