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一声声沉闷又悠长
鸣冤鼓一响,官员必升堂,以此来显示便民、德政。
但其实,鸣冤鼓是不能随便敲的应该是按照正常程序递上状子,若是堂官不接这案子,或者是觉得蒙冤了,需要越级上告,才会敲响鸣冤鼓。
这对官员是敦促,对百姓是有了一个诉冤的途径。
但在早前,为了防止有人胡乱的敲击此鼓,便有规定,只要不是按照程序走的,敲了鸣冤鼓不问对错,先打二十板子再说。
太祖将打板子这条取消了,但是也说了,案子审理之后,若是发现鸣鼓有其他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有冤情要诉,那便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而入监狱便叫不清白,影响三代子孙。因此,敢随意敲这鼓的便不多了。
可这鼓但凡一响,那传的可远了,转眼便传出去了。案子便成了公众都会聚焦的案子,就像是现在,这鼓声还没落下呢,便已然有看热闹的前来看热闹了。
守着鼓的差役早早的跑进去禀报去了,这会子也已然出来了
衙门的大门洞开,两班衙役从里一直延伸到外站了两排。
有书吏出来,先遥遥的的对着大皇子行了一礼,而后对着郡主再行一礼。这才站端正了问“可有人击鼓鸣冤”
“有”桐桐拦着要说话的郑元娘,先应了对方的话。
郑元娘不解的看桐桐“郡主有何冤”
桐桐回头看她,“我无怨但林家有冤我西北战死将士遗孤未曾被照顾好,在西北这该按照军法处置。而今,在京城林家并非无人,对这样的事怎会置之不理”
说着,就看那书里“请代为禀告大人,就说永康郡主代北毅国公为西北边军遗孤鸣冤告状此案本该在西北诉讼,然被告在京城,西北又远隔数千里,因而不得不越级跨域击鼓鸣冤,请大人开堂,受理此案。”
郑元娘胸口起伏不定,抬头看看挡在她身前的林家郡主,再回头看看默默的站在自己身后的大皇子。她的眼泪扑簌簌的落了下来。
大人升堂了,先被带进去的却只有郡主。
她惶恐的看向大皇子怎么办
大皇子就说“她站在你前面,是因为你父确实战死西北,你是遗孤,照顾你是林家的职责;她站在我前面,挡住了可能因为告状惹出的是非,这是因为,他是我义妹。”
结义为骨肉,患难同,生死共。
郑元娘默默的点头这便是大皇子站着不动的原因他得叫自己记住,那是他的异性手足也是告诉自己,只要事关责任,该做就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