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了。
朝臣败不起
如此,皇室谁能活呢便是长公主结局也看的见呀真要簇拥了驸马,长公主活不过三年就得被人害了。
刘南德的眼泪滂沱,“彼时,怎么办能怎么办呢”
贵太后哽咽难言,“济世是为了护住他舅父留下的江山,是为了他舅父的遗言和愿望,更是为了护住皇室至亲呐他知道一旦登基,便是凶险重重,但他还得这么干。于是,他登基了。而后,有义想法子出京了,给他大兄送信去了。可京城之危怎么办是有忠冒死周旋于诸位将军之间,说服他们,请他们不要被人煽动,等见到老柱国公再说。这才使得京城虽然危如累卵,但到底是局势没更坏。可饶是知道凶险,却怎么也没想到,竟是生生的要了他的命”说着,就恶狠狠的看向长公主,“你说,你给济世送过什么”
长公主摇头,“没有您将我圈在父皇的灵位前,就没有离开过呀我没有害济世我我没有”
林雨桐转过身来,“不是长公主,偏偏皇宫被围困,进出极其不方便。那么,这个害先帝之人是谁呢此人须得跟世家一个立场”
于是,众人的视线就落到四位世家出身的女子身上。
林雨桐摇头,“不是我问过了,李、王两位真人当时不在宫里,先帝登基仓促,而在这之前,先帝有自己的府邸,两位真人带着还年幼的平王和三公主在府里,并未曾进宫。而显德仙姑之所以在宫里,一则,她是正妻。二则,她是贵太后的亲侄女,太祖骤然驾崩,至亲在侧是陪伴贵太后的。三则,贵太后也乐意留显德仙姑,因为仙姑所生嫡子手有残障,贵太后怕仙姑多想,也想多留在身边以张目,可对”
对
“也不是萧、高二位贵妃,他们当年跟着陛下,虽不在战前,但也在大城中安置,因为都有孩子要抚养她们不在京城。”
两人点头,这事真跟她们无干。
众人一想也对,如此,皇宫中就没有旁人了。谁还会去还先帝呢
若是宫人的话,先帝又不是愚笨之人,怎么可能不防备呢真不是什么东西都随便用的所以,他能用了,一定是极亲近的人给的。
还有谁呢
文昭帝不由的把视线看向一直都没言语的太后,“母后,当日你在宫里你可亲手给济世吃过什么,喝过什么济世机敏,除非你亲手递过去的,否则,他谁都不会轻易信的,哪怕是您派的亲信,他都不会用的。”
太后嘴唇颤抖,“你你什么意思难道能是我害了亲生儿子”
是啊亲娘没有害亲儿子的道理,所以,事情才卡住了呀,“先帝所中之毒跟太祖还不同,那就是很常见的一种du。先帝在奉先殿被人毒杀在这之前只您和先帝在奉先殿争吵,请问,吵些什么”
太后就道“追封他父亲为帝的事。”
林雨桐皱眉“您觉得应该追封”
“当然不是他继承了他舅舅的江山,凭什么要册封金家的先祖没这样的道理。”
林雨桐就看显德仙姑,显德仙姑皱眉,“先帝怎么可能在那种情况下册封亲生父亲呢之前母后说吵起来是为册封公公的事,我还以为是您想册封,他不同意呢可你们都不想册封,那又为什么吵起来的”
太后眼睑一垂,面色苍白,双手抓住扶手不住的颤抖。
这样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显然是太后说了假话。她跟武昭帝吵的必不是这个
文昭帝急忙看她“您到底跟济世说什么了”
太后却一言不发,牙关紧闭,只任由眼泪肆意的流。
文昭帝缓缓的跪下,“儿求你,你到底跟济世说了什么”
太后缓缓的睁开眼,“在我去见济世之前,赵敬给我送过信。赵敬在信上说,你距离京城只一日路程了,眼看就回来了。而济世却有禅位之意赵敬说,一旦禅位呢,济世和济世的三个孩子就都活不成了,子子孙孙都活不成了我就说,叫济世改姓陈,自此跟你切割开来。”
文昭帝的脸一瞬间白了彻底,“赵敬的话您为何要信”
太后又是沉默,良久的沉默
桐桐一下子就明白了,当年太祖忙着打仗,贵太后是跟着太祖的。而太后却在大后方,只能托付给老柱国公。赵敬又跟太后年纪相仿,这一个门进进出出的必是他们之间有别人不知道的情愫。
所以,太后对赵敬跟别人不一样可这个话却万万不能说出来的。就听太后说“我当时就是想叫他好好当皇帝,用赵敬的话说,他禅位了,你登基了,你们兄弟最后还是要阋墙的,子子孙孙都要争斗到底的。与其让我将来痛失儿孙,那就不如让我死了干脆”
所以呢
文昭帝抓住太后的胳膊,用尽了浑身的力气,“您以死相逼,不叫济世禅位”
是太后哭嚎道“我是带了一壶酒去但那只是酒呀进去之前,我还喝了一口,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她哭道,“是他是他自己选了死路”
不是四爷摇头,一个那般顽皮的孩子,是不可能自己去找死路的。
桐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