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盛唐风华(116)二更(3 / 4)

没你就不行 林木儿 6014 字 2022-10-01

他举起了阿姐的手,“此人大家都知道,她是镇国公主。敢问诸位,此人是不是李唐的嫡裔,是不是李唐的子孙”

这是当然是了

“是就行了”李旦说,“诸位肯推举武姓之女为帝,为何李姓之女不成呢镇国公主有戍边御敌之功,有屯边安民之劳,更有农桑耕织之功勋先帝在时,从先帝左右,常以监国之事托之这数年以来,国事在镇国公主手中,可有纰漏她对上,以孝事亲。不仅是病痛之时常伴左右,且在衣食起居上无一不精心。对下,她照顾兄弟子侄,以赤城相待。既不是私德有亏,又不是公德不足,更不是能力不济为何,她便不能为帝”说着,就大声的朝外喊“敢问大唐的子民百姓,你们说,镇国公主可能为帝”

能能能

声音从较远传到更远,再传到特别远的地方,不大工夫,一声浪潮高过一声浪潮。

那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答应比之之前跟着喊口号的声音大多了

李旦听着这样的喊声,然后看向刘炜之和张柬之,“听见了吗这才是真正的,属于民心的声音。”

刘炜之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殿下”

李旦叹了一声,从袖子中抽出一把匕首来抵在脖子上,“为臣者,当为天下择一明君镇国公主符合所有标准,她为女子,可女子有登基先例,为何更合适的她便不可呢今儿,若是诸位再坚持,本王唯有一死”

林雨桐抬手一把夺了李旦的刀,胡闹二字才出口,那边狄仁杰起身再跪,“臣祈公主顺应民意,以正帝位”

人群里马上有人喊“狄阁老祈公主顺应民心,以正帝位”

娄师德起身再拜,“臣祈公主顺应民意,以正帝位。”

人群中马上有人一声接着一声的往外传递“娄阁老祈公主顺应民心,以正帝位。”

刘炜之轻轻一叹,在相王的注视下起身再拜,“臣祈公主顺应民意,以正帝位”

人群中先是传出刘相祈公主顺应民心,以正帝位的话,紧跟着人群便欢呼起来,一声高过一声。

这般的声浪之下,官员们此起彼伏的起了又拜,请公主顺应民意之声,夹杂在欢呼声之中,传的满神都都是。

是啊不这么着能怎么着呢今儿不掀翻另一个,大家都别想善终。要扶起的这一个,宁死也不上位。镇国公主的呼声这么高,却未曾听到一句推辞之词,还要说什么呢

事发了,却全不在掌控之中,只顺着一个谁也没料到的方向发展,且谁也拉不住了

李敬业站不住了,浑身都打晃“这这就行了”

行了

“宫里怎么办宫里有禁卫军呀”李敬业心里焦灼,到了这份上了,不成的话,一家子只有死了,“要不要联系军中”

早安排了“都先别动禁卫军选拔上来的人,每个人我都看了出身,都选自贫寒农家。农家多有供奉公主生祠的他们对公主敬若神明,不会是太大的阻碍。”

李敬业就看自家这儿子,就想看看他的心肝是不是生来就是黑的怪不得那么好给武皇出主意呢,原来他就是为了如今好过度的。

不过,这要上去了,就真这么好吗将来怎么办近忧没有,远虑呢支持公主,是因为公主姓李。咱家虽然也姓李,但赐来的姓氏不是为了方便咱们窃国的。这事不对别整到最后,子孙后代一个个的折进去。要非要咱家的孩子即位,你得知道,朝中的反对之声不会小的。

四爷就笑,时移世易,未来的事情可以慢慢处理。如今先把位子坐稳了再说事在人为嘛

他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折子来,递给对方“您先把这个看清楚,然后记住。可以不背诵,意思了解了就行。然后跟着那些朝臣一起进宫去吧,一旦事成了,公主的帝位确立了别人都支持的时候,你得反对你反对必然无效,这个时候,你就把这个折子上的意思说出来,千万记着,别给忘了。”

李敬业心里含糊的很,他一脸狐疑的将翻开折子一看,折子上的内容竟是请辞李姓,请求恢复徐姓的折子英国公府子孙,便是公主所出三子,都请恢复徐姓

他不确定的再看儿子,“你说真的”

真的

“都恢复姓徐”

嗯你只管表达你的态度就行,别的事您管不着,“您一直要做忠臣,忠于李唐的忠臣。儿子便是再不孝,也不能害的您将来无颜去见列祖列宗呀。”

还有脸提列祖列宗

李敬业攥着折子,看看三个孙儿还稚嫩的脸,想再说点啥的,想了想,还要说啥呢他问说,“那我去你不去是还有别的事”

嗯“儿子带着孩子们跪祠堂去了。要是别人问起来,您就说,老国公的后人愧对先人,您罚了我们父子跪祠堂并且要以死相逼,坚决姓徐,咱家是忠臣呀不做窃国之贼,您的教导,儿谨记”

李敬业“”这黑心的儿子,这一出又是想干嘛老子可不信你算计了一场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带来更大的危险的

可再看人家,人家还是那么一副理直气壮,毫不心虚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