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朝外卖米了,如今世面上的米价涨的好几番,一斗米三四钱。这就致使大部分除了吃朝廷的赈灾粮,那就只能靠草根根皮活命。比这更恶的是,已然出现壮年之人抛弃妻子,只顾自己活命。街面上有了强人,无人敢出门,市不敢开,家家关门闭户。”
这次紧小心慢小心的,还是有两地出现了这个情况。州府一直没报说灾情有多严重,那自然就以为这地方还可以。现在这,你又不能保证人家局部没下雨。这要是下雨了,好歹有点收成,对吧
没几天,小徒弟知道了,天下人都知道了死后才被册封为宸妃的海兰珠,她死了
比如,男子却丢弃了女人孩子,这些无劳动能力的女人和孩子全都成了朝廷的责任。其实,朝廷可以以兴修水利,修整路面这样的名义招募人手,甚至可以鼓励富户多兴建一些东西,以此来达到赈灾的目的。但是男人若是只顾着的自己的嘴,朝廷能奈何呢本来一人挣的,能叫一家饿不死。可就是有人想要一个人吃饱管你其他人怎么样,那你拿这种人怎么办而且,这种人没牵绊没顾忌,几个人十几个人几十个人凑到一起,就敢为恶,甚至于扇动闹事。
“后宫若是打问”
小徒弟掰着手指算,“月食从哪起,这得出来才能看。但是,而今已过十五,以日子划分,怕也看不来吉凶。不过而今是春季,春食,则收成差,大将死”他喃喃地道,“大将死您这算的是新明的,还是大清的”
可四爷和桐桐知道他活不了年了,最多两年,就再无皇太极了。
军机三天两头给各个战区下令,若有闹事者,只诛首恶,不惩其他害怕有人一时兴起,下手没轻重,反而激起更大的民变了。
而那位顺治皇帝,依旧不能摆脱幼年登基的命运。
所以,该安抚的安抚,该杀的还是要杀的。
这边才处理完,又有去山东的巡抚回来,说山东的沂州多山多水,是受旱灾最少的地方,受的影响颇少。但当地的知府为了多吃多占,在听说别的地方都报了旱灾的情况下,他也报旱灾,诓骗朝廷的赈灾粮。
庄妃叹气,“也不知道那位太子妃何时能有孕,若是生了皇孙出来,叫福临跟皇孙一起玩吧。若是能一起长到十三四岁”事就定了。
林雨桐把折子递给儿媳妇就道,“当官的有时候也难,你得想到他们的难处想着他们为何那么做不要着急,不要总把人往最坏的想。哪怕是他往最坏的想了,但是他的做法只要在当时没有激起更大的变故,那就暂时可以不管。”
这边才叫人去祭奠,南边的奏报又道了。去年南边大雨,涝灾。今年一春,南边又不见雨了,旱灾又起。奏报来的时候都四月过半了,蝗灾真的来了,遮天蔽日,树叶草皮都给啃光了。番薯是种植的多了,军垦全都种这个东西。但一则,再是蝗虫不爱吃,但多少也是受损了,本就影响产量,如今还大旱,今年能自足便不错了。
结果都到七八月里,去山西查看灾情的御史回来就报,说是蒲州的情况在山西属于严重的。御史路过的时候,看见城外那个埋饿死百姓的大坑,塞刚饿死的人都塞满了。饿的狠的人,拿着刀跑到这个坑里,从那些人的身上割肉,甚至于夫妻父子,一方死了另一方都要割肉而食
皇太极这才将人给打发了,“三到五年三到五年许多事就得提前安排了。”
现在唯一盼着的就是,来年情况能好点。
大灾之前,最容易暴露人性真以为那句有一口吃的,也得分你半口这事谁都能做到呀试试家中无粮之后看看对方的嘴脸再来说话。
林雨桐皱眉,“海兰珠死了”她的儿子还活着呢,她怎么就死了呢那她的孩子交给谁抚养了
这种有什么灾情就报什么灾情的还好,其实最怕的就是遭灾了,但是官员没做好应对准备,怕露馅了,然后隐瞒了灾情的。
是的就是这样的。
四爷就道,“我记得这一年有月食。应该快到那个日子了吧。”
别处她也看不到,就看到眼前这一亩三分地的京城,真就是一直不见一滴雨。到了这年冬天,干冷干冷的,哪怕是有点雪呢可惜,还是没有。
不是林雨桐的心小,这点事手底下就乱了。实在是现在的很多认识,都是深入人心的。
周氏养了海兰珠的儿子
皇太极问说,“朕还有几年”
林雨桐哇的一声,直接给吐出来了。
可四爷和桐桐的表情依旧凝重,一再下旨,“种番薯,谨防蝗灾。”只希望这么着,能多保住一些庄稼。
果不其然,紧跟着蝗灾肆虐,沂州的知州没要赈灾粮,而是上了一道请罪折子,春上拨给的赈灾粮,当时没用上,但是秋里遭受了蝗灾,这次是真的用上了。因为赈灾及时,沂州一切如常。
身在东北的一位老道,站在高处,不住的看着天空,跟身边的小徒弟道“这月食从月亮的上面开始,这是说国君荒淫无道,是昏君;从中间起,代表着宰相要失令;若是从下面起,预示大将失法。若是月为新月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