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朝廷得到朝廷想要的。
行不行的,叫四爷看着办。她把想到的说了,其他的再看。
另外,得把耿淑明调过来支应半年,这边一家接着一家倒,可倒下之后,怎么分这个股份,怎么操作,得有个脑子活知道变通的人来处理。
耿淑明就很合适。
江南这么大的事,这信是一般的信吗八百里加急,直接递到御前。
四爷挠头,事不是桐桐想的那样。关于晋商的事,这个先放下。他先叫人传了耿淑明,把江南的事说给他知道。
除了惊天大案这事已经知道了,调动了那么多船,不可能不给军机反馈。然后大家才知道,皇后下江南了
再一说装备了火炮的战船,以及存储量那般大的炮弹,就说吓人不吓人这真要是稍微处理的迟一步或是不恰当,就酿成大祸了。
幸好就这么兵不血刃的把人给按住了,火炮和炮弹都给收缴了。
至于是怎么办到的,折子上没有。
吏部和内阁还等着选官员呢,刑部等着犯人押回来得问罪,兵部得叫人去接收那些军械。工部问应天的城该怎么修,是朝廷拨钱呢,还是怎么着呀
好似只有礼部清闲,但礼部清闲吗谁都从他们借调人,衙门都无人可征调了。
至于中间的过程,没人问过。耿淑明也觉得不需要问,必是刘侨手下的那些人干的,提前把人给摁住了,这才没叫生乱子。
可直到做到皇上对面,他才知道皇后到底是干了啥了
怎么想的怎么能想出这么强盗的法子呢她是鼓动那些人一起动手,把一个个豪富巨贾,一个给推下去了
他咕咚咽了一口唾沫,就道,“皇上,臣说句大不敬的话,您恕罪。”
嗯你说。
“娘娘开了个很不好的头”耿淑明就道,“而今,是一个家族,说被瓜分了就被瓜分了那假如假如”
“假如有人要扇动百姓瓜分天下”
是啊这是一个道理呀
“若是能被瓜分,那必然是做的不好若后人做的不好,就该被瓜分。”四爷摆手,“所以,现在不是纠结皇后这么做到底对不对,而是这么做的后续得有人去安排。”
这种模式我没见过呀
“任何一种模式出来之前,都不知道怎么弄。灵活处置嘛”
耿淑明挠头,这怎么弄呢
四爷就道,“我再给你个人,你带着一块去吧你多带带。”
谁呀
“书院举荐来的一个学生,你带着去吧。”
叫什么名字
“唐甄。”
唐甄听过这个名字吧他好似上书说过,说什么,承平天下,其一得看君王,看看君王有没有推行富民政策。其二得看官员,看官员有没有巧取豪夺,对百姓疾苦视若罔闻。其三得看赋税是否繁重。其四得看财源是否充沛。
这个人,年轻,但却是个十分敢说话的人。
其实,这里面已经有了几分批评朝廷的意思了,比如,在富民政策上,在他看来,大概是不足够的。
可只有站在上面,才知道在天灾如此的情况下,活着尚且不易,富民这是急的来的事吗
行吧带着就带着吧,“臣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
“不处理了,交接一下,尽快出发吧。”
耿淑明看看外面的天气行吧反正急着把皇后换回来吧。自己这一去,说实话,没有大半年,估计都处理不完。皇后是捅了马蜂窝之后,迅速的撤了,至于之后的乱子,她不管。
不是林雨桐不管,实在是因这,这是个细致活。得一点点的无磨,才能达到相对平稳的状态。自己就是在这里,其作用也就这么一些了。
最棘手的处理了,最危险的处置了。疾风骤雨之后,得一点一点的小心安抚。
刑沅问说,“您把最难的都做了,剩下的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意思是为什么不尽全功呢
林雨桐就笑,这次没直接回答,而是道,“你慢慢琢磨吧琢磨不明白了再说。”
但私下里,林雨桐单独问过,当然是分别问过,都是只剩下她和对方的时候,问过这个话。
她问方以慧说,“你怎么看”
“这个事太耗费时间了,您回去还有更要紧的事,不用在这里这么耗着。”
杨宝瓶想的是,“您在这里,官员们会束手束脚,本来能处理的问题,反而会拿来问您。”
左娴雅的认知是,“有时候,官府做事,很多时候也是踩着线的。非常时候用非常手段,处置的更快捷。可您在,他们顾忌您,这于现在来说,并不都是好的。”
而董白想的是,“您不能离开皇上太久。”
桐桐“”行吧你说的也没不对。
娜仁和爱兰珠两人说的大同小异,她们的意思是如今江南的问题,是个新问题。新问题就会有新困难,凡是做过,就有可能惹争议。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将来万一出事,才会有更多的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