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叫老大人走的安心些。”
四爷准了,不仅准了,还跟历史上一样,赠兵部尚书,旌表天下第一清廉。
这边汪家要扶棺回祖籍,结果太医院又禀报,说是叶向高的身体又不好了。今春已经病了第三回了。四爷和桐桐又去看望,怎么说呢老人家六十九了。不是病了,就是老了,稍微不注意,就容易病。大夫能治病,不能治老呀只能说叫小心的看顾着,调拨了两个擅于调养的太医。四爷一再说,“哪里不舒服了,就要说你为朝廷忙了一辈子了,朝廷养老是应当应分的,不要觉得麻烦谁。你不麻烦朕,是要陷朕于不义呀”
叶向高拉着四爷的手,哭的呜呜的。不当首辅了,日子舒坦了。皇上也没忘,什么时节送什么东西,有时候看到一本好书,叫人给送来。写了一副好字,拿来叫品评。真真的活成了富贵闲人,体面清贵的很,可身体就是不中用了。
“老臣最近总做梦,觉得后头这日子,是老臣偷来的”
四爷给他宽心,“安心养着,朕还有很多事要咨询你”人得心里想点事,有点心劲呀,他说起了熊廷弼病了,推举了袁崇焕的事。
叶向高立马就道“大金现在叫大清了,大清的质子得催了之前是热孝,不好催。如今过了孝期了,这个质子得叫他们送来”
嗯如此,能转移一部分对方的注意力。
“而后,咱们从容换将。”叶向高挣扎着往起坐,“袁崇焕此人臣知道。孙承宗也是极其看重此人,曾在臣跟前极力的举荐过此人为此,臣还特意见了此人但说实话,臣又不喜此人。”
哦
“当时,臣的书房同僚数人,都乃堂部之官。袁崇焕说,若是给足他兵马钱粮,他一人便可守住山海关。”
四爷点头,史书上对此有过记载,只是没想到,叶向高是当事人。
“他查了些资料,连辽东都不曾去过,就敢这般的大言不惭,枉谈天下事。”叶向高叹气,“因此,臣笃定,此人一旦得势,必然桀骜,难以驯服。”
四爷嗯了一声,没言语,听叶向高还有什么要说的。他说的这些有道理吗有如果不受后世的影响,谁见了这么一个,一见面,就口出狂言的人,只怕心里也会有不喜吧
“此人在熊廷弼麾下效力数年,能得熊廷弼举荐,臣信这个袁崇焕不全是口狂,怕是能耐是真有一些的。既然如此,用当然还得用。但臣又担心,此人的狂,导致他的擅他立功心切,又胆大桀骜,真要是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擅自而为,当如何”叶向高说着,就忍不住又咳嗽数声,重新靠回去,“朝廷拿下了安南,安南需要长时间的安抚。他反哺不了朝廷,唯一了便利的是海贸。可海贸获利需要过程,这个利拿出来之后,台弯要银子,安南要银子朝廷储备需要银子这是算是一笔银钱的账。可老臣最担心的,还是人事。自来大胜之后,便有骄兵悍将。新的功臣,旧的老臣皇上,党争这东西,消除不了,他只会换个形式又出现臣自从赋闲在家,每日里琢磨来琢磨去,这里一算那里一算也知道,跟蒙古不能打,因此,皇上扶持一蒙古新汗王,臣觉得这是英明。跟大清暂时打不起,压制其,臣也觉得是对的但越是对关外的大清用的是压,山海关主事之人,就越得是个谨慎之人。”
四爷亲自扶了叶向高躺下,“阁老之言,老成持重,朕必慎重以待。”
结果晚上了,四爷真睡不着了。袁崇焕如何使用,成了一个问题。熊廷弼举荐,袁崇焕已然是在管事了,若是朝廷不许,难免叫臣下怨怼。可若是照样启用袁崇焕,他也是顾虑重重。
林雨桐知道,问题就出在,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这件事上如果单看,好似不就是擅杀了一个毛文龙吗
可事情全不是这样单从后世的结果看,大清入关,有三个异姓王。康熙平三藩,平的是哪三番呢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
尚可喜的父亲是毛文龙的部属,战死之后,毛文龙养了尚可喜,事实上,尚可喜是毛文龙的养孙。
而耿精忠的祖父耿仲明,是毛文龙的参将。
袁崇焕擅杀了毛文龙,原因复杂。当时朝廷震怒,毛文龙本就是朝廷放在辽东牵制袁崇焕的,结果袁崇焕压根就没上报朝廷,将人给杀了之后才禀报说毛文龙犯了什么什么罪是他有尚方宝剑,杀了就杀了。可如此以来,就叫人觉得瓜田李下,你什么意思你说毛文龙犯了那么些罪,证据呢人死了,不全凭你一张嘴吗你要真证据确凿,将人拿了交给朝廷议罪便是了,为何要擅杀
杀了之后,考虑到边关的稳定,朝廷没有治罪袁崇焕。
而这件事导致的结果就是,毛文龙的部属不服朝廷的偏袒,大部分投了后金,成就了两个异姓藩王。
是四爷可以把毛文龙调开,可去的不是毛文龙,就一定跟袁崇焕能合得来吗
四爷叹气,“熟悉辽东事务的,就这么几个人堪为帅才。袁崇焕其才能,不在熊廷弼之下。不用,可惜用吧,顾虑重重。得放一个,他心有顾忌的人。”
“从新军里调一人出来”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