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明月清风(50)二更(3 / 4)

没你就不行 林木儿 6184 字 2022-04-05

银子算的话这就得四十万两呢。这又是春耕的时候,不管是耽搁了种地的,做生意的,纺织的还是其他的这个损失又是一笔。一来一去,小百万两就没了”

是啊把这一百万投入到消防上好呢,还是等到真出事了,拿去赈灾好

行吧去看看。

除夕这天,亲自去转了转,衙门倒是留了要值岗的,可一个个惫懒的很,很不成个样子。

四爷又在大年三十晚上,宣了知府,这个事情,是他职责内的,越是这种时候,越得都在岗才对呀一条街得有两个值勤人员,火一起,就得有人组织救火。

人家正过年了,一大子在吃年夜饭,酒都好几杯了,结果被宣来,语气倒是不严厉,但是表情很严肃,这个时间点选的,人心里发毛。

这位知府都想说,“您还小,不好好过年,怕是要长不高呀您人不大,操心那么多干嘛呀真要是着火了,周围的百姓比咱着急的”

但抬头一看,小皇帝那表情吓煞人了。行吧行吧臣回去立马就办但“臣也祝您,好好过个年新的一年不惊不吓,平平顺顺心安稳。”

四爷“”假装没听见你的话外音。

林雨桐“”这个知府很有个性,顶着来的性格不错

四爷哼哼了两声,“你要是总跟着在前面就知道了,这样有个性的官员不少。”

是吗林雨桐就笑了“我觉得,这就是大明叫人觉得可爱的一面了。”

于是,这大年过的,每条街都多了两人来来回回的转悠,小锣鼓敲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神神道道的,大白天的,吃饱了撑的吗

还有更撑着的事呢,大年初二,得大朝。今儿无论如何得定下年号的。

这事糊里糊涂的几个月,今儿无论如何得有个结论了

但四爷觉得真讨厌内阁送了几次来,一律认为,崇祯这个年号是最好的,最贴切的。

崇,崇高的、尊崇的,这里面含着尊贵的那一层意思。另外呢,也有兴盛的意思。

这个字,听着没毛病。

祯呢,咱更知道了。这字没别的意思,就代表吉祥。当然了,看见这个字,他瞬间就不觉得吉祥了。

这两个字连起来,代表的意思更不吉祥。

朝臣就觉得这个小皇帝很神奇,他总是在该坚持的时候很随和,很容易接纳大家的意见。但在这种坚持起来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地方,跟朝臣犟起来了。

反正说死说活,你就是拿崇祯两个字说出话来,对不住,我觉得不好。

叶向高皱眉“皇上可是有别的更好的”

没有叫什么都行,就崇祯不行。

叶向高松了一口气,这就有点孩子样儿了之前瞧着少年老成的样子,叫人心里发毛。这种闹着脾气就不乐意的样子,有点符合他这个年纪了。

于是,他的语气也缓和了,“礼部还送来几个”

拿来看看吧

叶向高“”行吧

拿过来叫四爷选,四爷扫了一眼,勾了一个,就它吧。

叶向高一看,“泰平。”其实也还行

之前觉得这几个泰平和太平音同,有点不好。

太平这个词吧,太平了些一个帝王若是只祈求太平,是不是太没出息了些。

但现在想想,真要是天下太平,是最切实际的想法。

而泰平这两个字呢,其实比太平宏大的多。它的意思是安宁的、平安的,极盛之世

四爷就叹道“太平是这二十年要做到的事泰平是二十年后要做的事”

这话声音不高,但叶向高听见了。他愣了一下,恭恭敬敬的下去了,原来这不是胡闹而是年轻的帝王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什么时候要做到什么。

于是,这算是有年号了。

今年便是泰平元年。

泰平元年,朝廷下的第一道旨意,跟城池的治理有关。尤其是对于天气变化之下,水、雪、旱灾多发的时候,城池里的井、危房等等,都该在排查的范围之内。尤其是火灾,尤其得注意。

四爷甚至是点了杭州这个地方,他召见了杭州籍的官员,跟他聊当地的情况。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杭州的房屋非竹即木,房屋毗连、桥梁巷门,每通复阁。

总结起来就是盖的稠密,且板壁多,砖土少。

“再有就是信佛者多,佛堂大多设在家里,烧香拜佛,这火烛不断到了夏天呢,蚊虫多,烘草熏蚊子,一个不小心,确实是会引发火灾”

四爷下旨,亲自给杭州知府。告诉他,小灾得控,谨防大灾为祸。

然而,就是这般的郑重,四爷也不确定能不能防微杜渐。

反正,四爷表现的很忙。林雨桐一直悄悄的,她好似也很忙。忙着叫人从宫外买荆条的筐子,买残次的水缸罐子等等,怎么着了呢开始在宫里育种,准备把红薯种到这些大臣的眼皮子低下来。

宫里议论纷纷,成了大家的谈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