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当官的父母死了又是结庐守孝,又是丁忧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个孝之一字,不是你认为的道理是道理,那得世界普遍认为的道德观才是道德观的。
便是林瑜上门,都不能叫林宝文知道。而且每次来,必是走后门。
一冬的赈灾,至少京城之外还是有些效果的。开春了,今年这春来的还算是和缓,春上几场小雨之后,流民自己就退了,回去种地去了,怕误了农时。
本来挑出来的一些人,一直在通州那边养着呢。
林瑜今儿来,就是说这个事的,“之前找的十八个读书人里,有十六个请辞。”
原因呢
“觉得王爷在守孝,再有别的差遣也不合适。”
四爷点头,“赠给仪程,送他们离开。”
“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都是没了爹娘的,都留了下来,如今都在农庄了。”
四爷嗯了一声,“剩下的这俩先生,先留在农庄,教这些孩子念书算数,别的就不教。过几日,我给送两个武师傅过去,叫他们先学文习武吧”
好
林瑜回去就跟林宝文叹气,“可能真是天数。”
又偷着去三娘那边了
林瑜低声道“儿子之前明显感觉到王爷想要大干一场。这王才人突的一病紧跟着过世生生阻断了王爷的打算。”
可人伦大礼,就是放在什么时候也不能破许这就是大明的气数吧。
林宝文说林瑜,“下次再去,告诉王爷,不可着急,再着急也得等到明年,过了一年的热孝再说。没有这一年的沉淀,留下的后患将无穷。”
林瑜沉吟道“我察觉王爷好似也没以前那么着急了。”
林宝文愣了一下,而后扬起眉毛,“他不着急了”
是
林宝文哈哈就笑,越笑声响越大,“好好好看来为父得出一趟远门了。”
干嘛
去请几位在野的大贤
林瑜是真不解了,“之前您这书信来往也从未间断过,感情都不是您要请的大贤”
不是林宝文叹气,“精明的人很多,能干的人很多,早慧的人亦有很多,能辖制人,以力打力,借力用力,这确实是叫人瞧着有几分气象。悲悯百姓,力图救人,这样的人若为君,昏聩不了。但是为君得有为君的潜质。只悲悯是不够的慈悲中若少不了那份狠与果决,是成不了明君的若没有明君雄主的潜质,我又凭什么请人家出山,辅佐他呢”
“您觉得,王爷而今撒手才是明智的”
林宝文没多做解释,只道“收拾东西吧我明儿一早就走。”
怎么走呀路途远,怎么走谁陪着
“带几个学生,这些你不用操心,只管收拾东西就是了。”哪那么些啰嗦“对了,不要告诉三娘。叫她安心的守孝,不躬身把自己修硬实了,后面的狂风暴雨,她扛不住。”
成但是,“二娘不小了,她的婚事您是怎么想的”
“我此番出门拜访,总得有缘由吧”说给简王找谋臣,找死呢“就说我给二娘相看亲事去了那几位先生身边的弟子,都是俊杰。不拘是哪个,都不算是辱没了二娘。对外就这么说便是了”
林瑜低声道“只大才怕是不行,年岁得相当、品貌至少得端正家里公婆不能难侍奉”
闭嘴啰嗦
再啰嗦最后一句,“人看好了,不着急定下来,人得到京里来,我看过了,二娘和三娘都瞧过了,才成您可别一高兴,什么都应承。”
男人要那么好的相貌做什么不像话
林瑜堵在门口不走,“王爷长开了,长的一表人才。”
知道了知道了选个有才有貌有家私的。
“家私这个不要紧,三娘说她给陪嫁丰厚些”
哼说的就像是我能容忍长的丑的女婿一样。
林瑜得了话了,没急着收拾,而是先到王府,想跟四爷借人,“庄子上那几个游手好闲的游侠儿,想用用他们”
林雨桐才知道游侠儿的事,“怎么就游侠了呢”
四爷觉得桐桐有时候对知识的掌握吧,迷的很她估计把游侠当成武侠小说上才有的东西了,却不知道,游侠儿一直就有。大明前中期,朝廷打压的狠。后来朝廷自己的事都顾不上,游侠儿便不是个例,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个群体。
所以,为啥武侠小说很多以明为背景呢它肯定是有原因的呀
林雨桐哦了一声,然后就两眼放光的看四爷。这是一种什么眼神呢这是一种找到组织的眼神。
四爷不想搭理
但桐桐低声道“咱得有自己的粘杆处”给我我来建个特战队回头真逼急了,我就带人去把你家祖宗给俘虏了,咱坐下谈条件
四爷“”你麻溜的去屋里呆着,今儿不叫你你就别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稍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