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说过”
没有不能说也说不通的。不止是老四,这么些兄弟跟谁也没说,更不敢说,且没有一个能说的通的
桐桐哼笑一声,“你不是不想自己干,是没人配合你干”你也怕才露出点意思就被你们这些兄弟给活活打死。
嗣谒“”是的你想的都对。所以,这么大逆不道的事,还是叫儿子们去干吧。
良久后桐桐才说了一声,“我会努力调理两孩子的身体”
干嘛
“得叫他们扛打一点,且长寿一点。”要不然呢这么大的事呢俩孩子还有那么些比他们小的叔叔,感觉活到老都有被揍的风险。
这件事夜半三更说的,说完桐桐就不想了,但也对谁坐上面那个位子,真的一点好奇心都没有了。她照样叫人弄了鸡仔鸭苗,就圈养在固定的地方,养猪的事交出去了,有专门的人去管,她又在鸡鸭上下工夫,还带上弘旭一起,所以记录的事都叫弘旭去做。
弘旭问说,“在医科院是不是该有个兽医科”
桐桐只愣了一下,“你去跟你阿玛说,我只负责养鸡鸭,外面的事找你阿玛。对了,你也可以试着写折子,叫你阿玛给你递上去。”
弘旭愣了一下,“可以吗”
可以呀为什么不可以你们其实都可以活跃一点,等将来也不需要一枝独秀,你们都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便是你到了七十了,想蹦跶出来争抢个什么位置,其实未尝不可的。没事,蹦跶吧
你阿玛那个设想啊,短期内的话,会有被你那些叔伯打死的风险的。但到了你们那一代,甚至是你们的下一代,那应该是比较受欢迎的。
当然了,皇上是真不知道他家老六心里憋着什么坏招呢,看着俩儿子都干的像模像样的,把皇上给愁的呀,看看自己的左手再看看自己的右手,当真是哪个都不舍得。
翻着户部送上来的折子,皇上叫了皇子们连同六部阁臣,以一种商量的语气提了一件事永不加赋。
凡滋生的新人口,不用交税。
九爷以为听错了,“以后都不加赋”
是的
“满大清国都一样,都不用地丁税了”
嗯呢
老九瞪大了眼睛,皇阿玛,您是老糊涂了吗永不加赋您怎么想出来的
皇上看儿子们“你们觉得不行”
没人说话,有些看老四,有些看老六。您这永不加赋,您也没打算这么坑我们,我们不搭话。
老四还是那么一副表情,眉头都没动一下,皇上这永不加赋,其实受益最多的是大地主,谁的土地多,谁便获利多。这其实是一种安抚,因为各地厂子一开,好些佃农宁肯去做活,也不愿意去种地。因为做活基本能保证旱涝保收,但是种地可就未必了。少了佃户,大地主当然受损,于是,皇上这永不加赋,在如今其实是一种安抚。
可若是赋税收不上来,就得在别的地方加重赋税,比如商税。
可加重了赋税,如果不能保证商家的利润,往后又该怎么维系
这事直接就拧成了死结。
于是,他看老六,如何保证商家的利益,得另想办法。
嗣谒则直接看老九,“内里给不了,那就朝外走。”他就道,“如果有人出银子,那么朝廷愿意出人出战船获利朝廷占六,出资人占四,你觉得有人干吗”
老九愕然的看老六,“什么意思”
嗣谒的意思就是“你要是出的起银子,那咱们出人出船给你打个地方下来。这个地方是你的封地,每年需得缴纳足够的赋税,那剩下的就不归朝廷管了。”
这话一出,好半晌都没人说话。
老九一直用手指着他自己的鼻子,“你是说谁出银子都可以”
嗣谒用你是不是傻的表情看他,商家没那么些途径,但出身显贵的却能把商家集合起来,只要愿意出资的就行。商家赚钱,你赚地方,这话需要往明白的说吗
一个赚钱,一个赚地方,我怎么没想到呢没错没错是可以这样的
老九顿时就哈哈笑出声,然后热切的看向皇上,“皇阿玛,儿子觉得这个事行”
皇上一脸复杂的看老六你要知道,黩武好战,在很多人看来,这绝不是优点
真是叫人头疼这得亏老六生的柔弱,这要是换了他媳妇的能耐,都不敢往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