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魔女爱上了人间天使(1 / 2)

扮乖 顾南西 2927 字 2022-04-04

下午下过雨,天空很潮湿,没有云,天很蓝。还没到六点,太阳的尾巴就开始往地平线里钻。

景河东还要回家给老婆做饭,早早收了摊。他给景召打了通电话“外卖送到了吗”

“嗯,现在回去。”

景河东推着他的电动小三轮“不用过来我这里,我已经收摊了,你直接回家。”

景召应了声,等景河东先挂电话。

天开始黑了,路上行人脚步变得匆忙,景召靠边停了车,下车来,走到对面路边。

路边有位阿婆在卖红薯,她用报纸垫着,坐在地面上,箩筐里很满,红薯没怎么卖掉。

大城市的人好像不太爱吃。

“阿婆,”秋风有些萧瑟,景召的声音很温柔,“我来买红薯。”

阿婆眼神不太好,看了好几眼才认出他“是你啊。”

这个年轻人经常过来买红薯。

阿婆与他闲谈“你有一阵子没来了,最近工作很忙吧”

景召回话说“上周去了外地。”

暮色沉沉,风抚不平老人眼角的皱纹。

阿婆用手撑着地面,动作不太利索地起身“你要多少”

“这些都要了。”

阿婆每天都会挑两箩筐红薯出来卖,运气好的时候,能卖出去一大半,她开价很低,两箩筐也不过几十块钱。

塑料袋都装在塑料袋里,都是用旧的。

阿婆挑出来两个最大的“怎么每次都买这么多”

景召站在路边,弓着腰与老人说话“家里人爱吃。”

阿婆搓掉红薯上的泥土,一个一个装进袋子里“这些都是新挖的,你放几天会更甜。”

他应“嗯。”

一边装着,阿婆一边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他说得更通俗易懂一点“给人拍照的,有时候也拍拍山,拍拍水。”

“拍照啊。”阿婆笑了笑,牙齿已经掉了许多颗,“现在的人都爱拍照,不像我们那辈的人,老家在乡下,大家都穷,一辈子啊,就拍一次照。”

阿婆装好红薯,把袋子的提手挂在秤杆上,是那种老式的秤杆,要提起来才能用秤砣称量。

一箩筐红薯有十多斤,阿婆提起来有些吃力。

景召蹲下去“我来提,您看着称。”

阿婆笑着把称给了他,说教他认称。

阿婆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景召其实没怎么听懂。

又说回拍照的事了,阿婆感慨“我这把年纪,也该拍次照了。”

这把年纪,该拍遗照了。

很多地方的老人都是这样,一辈子就拍一次照,就在他们觉得自己将要和亲人告别的时候拍。

如果是办身份证的时候拍过了,那就有可能不会再拍了,或者来不及再拍,等到离开人世的时候,从身份证上抠出生前的模样。

如果跟他们讲有种职业叫摄影师,他们也理解不了。

两个大袋子装不下,剩下的几个阿婆用小袋子装着,那一小袋没有过称,一起给了景召。

他把袋子放在地上“多少钱”

三十三块五毛。

阿婆说“三十块钱。”

景召只有一百块的纸币。

阿婆的钱都用塑料袋装着,一个袋子套一个袋子,套了好几层,袋子掀开,里面的钱用布包着,没多少零钱,不够找零。

路边有还在营业的便利店,走几步还有菜市场。

“我去换零钱。”阿婆不放心把箩筐留下,打算一起带过去。

景召说“下次再找吧。”

黄昏下的倒影,不知道为什么,总有点凄凉。

风不挑人,谁都吹,把老人的脸吹红、把背吹弯、把眼睛吹得沧桑。

阿婆问他“你在哪里拍照,有没有店面”

“有店面。”他说话的语速很慢,“在沙塘北,红柳巷。”

阿婆把钱塞进了装满红薯的袋子里“那这钱你别给了,下次我上你店里拍照。”

她快八十了,该拍遗照了,那天她一定要穿新做的衣服,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

景召答应“好,我帮你拍。”

风好大,阿婆抹了一下眼角,佝着背去收拾摊子,没多少东西,两个箩筐,一条扁担,几张报纸,一袋旧的塑料袋。

景召在帮忙的时候,把纸币压在了箩筐的底下。

“忘了问了。”阿婆挑起扁担,“你拍照贵不贵啊”

背靠夕阳的青年笑了笑,眼里滚烫,装着一栋栋人间烟火和烟火里的星河。

“不贵,这些红薯够了。”

他拍照没有收费标准,有时要天价,有时只要两袋红薯。

“多亏了你,今天可以早点收摊了。”

阿婆挥挥手,挑着空箩筐走进暮色里,人来人往的街道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加快了脚步,腿脚不便的老人步履蹒跚。

远处,霓虹忽然亮